我们对「《圣经》无误」教义的了解,必须根据《圣经》论及其本身的整体教训。这篇「解释说明」列出我们撰写「宣言概要」和「条文」时所依据的教义大纲。
创造、启示和默示
三位一体的真神用祂的话语创造了万物,并以祂的圣言统管万有;祂按着自己的形像造人,赐人生命与祂自己相交团契,这是依据神本体内三位格之间永恒相爱交通的模式。人既是神的形像,就理当听从神对他说的话,在敬拜顺服的喜乐中来回应神。神借着受造界和其中发生的事序来显明祂自己;此外,自亚当以来,人类也一直都从神领受话语的信息:或是直接从神而来(如《圣经》所记),或是间接透过部分或全本《圣经》来传递。
亚当堕落后,创造主并未弃绝人类在最后审判之下,反而应许救恩,开始藉连串的历史事件向人类显明祂自己是救赎主;这些历史事件是以亚伯拉罕家族为中心,发展至最后高潮:耶稣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现今在天上的职事和所应许的再来。在这历史的架构中,神多次向罪人晓谕明言审判和怜恤、应许和命令,为要引领人与祂建立起一种相互委身的圣约关系;在这圣约关系中,祂要向人施百般恩典,而人则以敬拜之心回应。摩西是神所用的中保,在出埃及时将神的话传递给祂子民;摩西也是众先知行列之首,神将祂的话摆在众先知的口里与著作中,藉他们向以色列人传讲。神使用此连续不断传递信息的方式,目的在于坚立祂的圣约,这是借着使祂的子民知道祂的圣名(即祂的本性)和祂的旨意(即对现今与未来的命令和目的)达成的。此「神之代言人」先知行列,到了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祂自己本身是先知,比先知更大)和第一代基督徒的使徒和先知时,就告终结。当神说出最后最高潮的信息(即祂向世人所说关于耶稣基督的话)并经由使徒们阐释明白之后,系列的启示信息到此为止。从此之后,教会要靠「神已说过的、也是为每个时代所说的话」来生活,来认识祂。
在西乃山,神将祂的圣约条文写在石版上,作为祂永远的见证,长久为人所知晓。在先知和使徒启示时代的全程中,神促使人写下祂所赐给他们与藉他们传扬的信息,连同神和祂百姓相交的可称颂的记录,加上对圣约生活的道德反省,以及对圣约怜悯所发的赞美祷告各类记录,就形成了《圣经》。「《圣经》文献的写成是神所默示的」此一事实,乃是对应「先知口传的话是神的默示」之事实:虽然作者的个性会从他们所写的作品中表现出来,但所写成的话都是神所立定的。因此,凡《圣经》所说的,就是神所说的;《圣经》的权威就是神的权威;因为神是《圣经》的终极作者。神透过祂所拣选与预备的人,借着他们的思想和言语赐下《圣经》;使他们在自由与信实里 「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1 :21)。根据「《圣经》是源出于神」此项事实,我们必须认定《圣经》是神的话。
权威:基督与《圣经》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是成为肉身的道,是我们的先知、祭司、君王;祂也是神与人交通的真正中保,正如祂是神一切恩典赏赐的真正中保一样。耶稣基督给人的启示并不仅是话语而已,祂也借着祂的临在和作为将父神彰显出来。然而,祂所说的话是至为重要;因祂是神,祂所说的话都是从父神而来,而且祂的话也将在末日审判世人。耶稣基督是所预言要来的弥赛亚,祂乃是《圣经》的中心主题。
《旧约圣经》前瞻祂的来临,《新约圣经》则回顾祂的初临,并期盼祂的再来。《圣经》正典既是神所默示的,因此就是基督最权威的见证。所以,凡不以这位历史的基督为焦点的释经法,我们都不能接受。我们必须依照《圣经》的本质来对待《圣经》—即父神对道成肉身之圣子所作的见证。
《旧约》正典在耶稣的时代就已告完成。《新约》正典也是已经完成,因为今天已不会再有新的使徒,为历史的基督作见证。在基督再来之前,不会再有新的启示(此与「圣灵光照我们明白现存的启示」不同)。「正典」基本上是由圣灵默示而创作的;教会的责任,是要辨认出神已经创作的正典,并非由自己另订安排一套正典。
「正典」一词,乃准则或标准之意,是「权威」的指标,其意是指「统治和掌管的权柄」。「权威」在基督教而言,属于「启示的神」,这启示一方面是指「耶稣基督,那永活的道」;另一方面是指 「《圣经》,那成文的道」。然而,基督的权威和《圣经》的权威是同一的。基督作为我们的先知,祂见证说:圣经上的话是不能废去的;基督作为我们的祭司与君王,祂委身其在世生命来实现成全律法和先知书上的话,甚至甘心受死,为了顺从经上有关弥赛亚的预言。由此可见,祂既认为《圣经》中是为祂和祂的权威作见证,祂自己就借着顺服《圣经》来见证《圣经》的权威。祂自己既顺从在其《圣经》(即我们的《旧约圣经》)中父神所赐的指示,祂就要求门徒也这样做—然而,不是分开、乃是联合使徒为祂自己所作的见证;此使徒见证乃是基督亲自执行的:借着祂所赐的圣灵,默示使徒写成的。所以,基督徒若要表明自己是主忠心的仆人,就要顺从神在先知与使徒著作中所赐的教训,即合在一起的《新旧约圣经》。
基督和《圣经》互相印证彼此的权威为真,因此,基督和《圣经》合而为一,成为一体同源的权威。据此立场而言,「从《圣经》来诠释的基督」与「以基督为中心、宣扬基督的《圣经》」两者诚属一体。既然从「默示的事实」来看,我们可以说:《圣经》说的话,就是神的话;同样地,从所启示的「耶稣基督和圣经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也可以宣告:《圣经》说的话,就是基督说的话。
《圣经》无谬、《圣经》无误、《圣经》解释
《圣经》既是神默示的话,为基督作权威的见证,理当是绝对无谬的(infallible)和绝对无误的(inerrant)。「无谬」和「无误」这两个负面用词有其特殊的价值,因为它们明确地保障了非常要紧的正面真理。
「无谬infallible」一词表明「既不误导人,也不被人误导」的特性,所以,此词在范畴用语上绝对地保证「《圣经》在凡事上都是确实、稳固、可靠的准则与指引」的真理。
「无误inerrant」一词亦然,它表明「毫无虚假或错误」的特性,所以,此词保证「《圣经》所有的声言叙述,都是全然真实可信」的真理。
我们确认:解释《圣经》正典,一定要根据「《圣经》是无谬的和无误的」此项真理。然而,我们在诠释每段经文,判断这些蒙神指教的作者在其中所要表明的意思时,必须非常小心注意该段经文的宣称及其人类作品的特色。神默示人写《圣经》时,使用了作者的文化习俗环境背景,而这些环境背景是在神主权护理的管制之下。若持相反想法,必是穿凿附会错解《圣经》。所以,历史必须视之为历史,诗歌为诗歌,夸张语句与比喻就是夸张语句与比喻,概括法和约略法皆如其所是……等等。我们也要注意《圣经》时代的写作习惯,和我们今日的不同。譬如:不按时间次序叙事、约略引用文句,这些都是当时所惯用、所接受的,并不会出人意外。所以,当我们读到《圣经》作者们这样做时,决不能说是作者写错了。当所期待的或所定的目标,本来就不是要达到某种特定的彻底精确,那么未达到此标准时,当然不能视其为错误。《圣经》是无误的,并非指按现代标准衡量的绝对精确,乃是说:《圣经》所声称的都是真的,依照其作者们定意的衡量标准,来表明所要着重的真理。
《圣经》中文法或拼字有不一致的现象、现象式的描述自然界、报导记载谎言假话(如撒但的谎言)、或两段记载似乎有出入,这些都不能用来否定《圣经》的真实。以这些所谓的「现象」作为理由,来反对《圣经》论其自身的教导,这是不对的。当然,我们不应忽略 《圣经》中表面看来不协调之处。若能获得可确信的解答,这必能激励我们的信心;若目前手边没有可确信的答案,虽然这些问题看似存在,我们也应信靠祂的保证:「祂的话是真实的」,并坚信有一天真 相大白显明这些问题根本是错觉。我们要如此信靠与坚信,藉此来大大荣耀祂尊崇祂。因为《圣经》的启示是独一真神其心意的作品,所以,解释《圣经》必须在经文相互参照模拟的范围内,且必须避免各种假设可用某段经文来纠正另一段经文,不论是假借「渐进性的启示」之名,或托词「受默示的作者,其领受的亮光不完全」。虽然《圣经》绝不致受文化的限制,以致无法将其教导放诸四海而皆准,然而有时它是以当时的风俗习惯作为文化背景;所以,我们今日在应用《圣经》原则时,也因而可能产生不同的作法。
怀疑主义与批判主义
自「文艺复兴」以来,尤其在「启蒙运动」之后所发展的世界观,皆对基督教基本信仰抱持怀疑态度。诸如:「不可知论」否认神是可知的,「理性主义」否认神是无法测透的,「唯心论」否认神是超越的,「存在主义」否认理性存在于神与我们的关系里。当这些不合《圣经》、反对《圣经》的原则,渗透入人们的神学前提观念中,人就无法忠实地解释《圣经》,这正是今天司空见惯的事。
抄传与翻译
由于神从未曾应许《圣经》的抄写传递是无误的,因此我们必须确认:惟有《圣经》的原稿正本是神所默示的,而并且必须使用「经文鉴别学」作为工具,以校勘经文在抄写过程中有无手民之误。然而,根据这门学科的研究所得定论是: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圣经》经文,保存完整的程度实在令人惊奇,所以,这使得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一样,确认:经文的抄传,完全是出于神的护理保守。这也使得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宣告:《圣经》的权威,绝不会因为我们现有抄本并非完全无误而受损害。
同样,《圣经》的译本也没有一本会是完全的,因为所有的译本皆与「原稿」又隔了一步。然而,语言学的研究得到的定论证实:起码在说英语的基督徒,拥有许多优秀的圣经译本,可毫不犹豫的结论说他们是得到了神的话。事实上,《圣经》常常复述所强调的主题真理,和圣灵不断地为《圣经》、藉《圣经》作见证;根据这两件事实来看,任何严谨翻译的《圣经》,绝不会破坏《圣经》原意,使读者不能「因信基督耶稣而有得救的智慧」(提后3:15)。
无误与权威
我们确认《圣经》的权威,包涵其所说的完全都是真理,我们知道自己是站在基督及其使徒、站在整本《圣经》以及教会历史主流(从起初直到最近)的同一立场上。我们关切的是:今天许多人草率粗心,糊里胡涂地放弃这个影响深远的重要信仰。
我们也注意到:口说承认《圣经》有权威,但不再坚持《圣经》是完全真实的,必将导致巨大严重的混淆。采取这样步骤的结果是:神所赐的《圣经》会失去它的权威,所剩下的不过是一本依从人的批判辩论来删减过的《圣经》;而且一旦此例一开,据此原则,《圣经》可继续被删减下去。此即表明:追根究底,是人的独立理性反成了权威,用来反对《圣经》的教导。如果此事实未被认明而福音教义目前仍被持守,则那些否认《圣经》完全无误的人,可能会自称是福音派,然而在方法上他们已经离弃了福音派的认识原则,转向一不稳定的主观主义,并且将越陷越深。
我们确认:《圣经》说的话,就是神说的话。愿神得荣耀。阿们!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