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圣经教义 > 約伯記(曼尼奧.西蒙尼特 著)
文章内容
約伯記 第十二章

12.1-6 約伯譏諷他朋友們的所謂智慧

   1約伯回答說:2你們真是子民哪,你們死亡,智慧也就滅沒了[a]。3但我也有聰明[b],與你們一樣,並非不及你們。你們所說的,誰不知道呢?4我這求告上帝、蒙他應允的人竟成了朋友所譏笑的;公義完全人竟受了人的譏笑。5安逸的人[c]心裏藐視災禍;這災禍常常等待滑腳的人。6強盗的帳棚興旺,惹上帝的人穩固,上帝多將財物送到他們手中[d]。《和合本》

   a.「你們真是……滅沒了」,《七十士譯本》作「這樣,你們真是人嗎?難道你們死亡時,智慧就滅沒嗎?」。
   b.「聰明」,希伯來文是「心」,《拉丁文武加大譯本》作「一顆心」。
   c.「安逸……滑腳的人」,《七十士譯本》作「我已被命定在指定的時候倒在别人之下,並且一些犯罪的人必會破壞我的那些房子」。
   d.「上帝……手中」,希伯來文意思不確定。「強盗……手中」,《拉丁文武加大譯本》作「強盗的帳棚有許多,他們又惹怒上帝,因為祂把一切交在他們手中」。

   概 述

   約伯責備和批評幾個朋友,而所有教父都同意,他的話十分有理和正確。約伯朋友的話只顯出虛假的智慧和自負(赫西糾;腓力;荻地模)。約伯是無可指摘的,他處身於上帝的大能裏(屈梭多模)。但是他的朋友想要指出他受罰是因為犯罪,他們自己則沒有遇上苦難(伊克蘭姆的猶利安)。上帝試驗義人,忍耐罪人(赫西糾)。

   12.1-2 你們真是子民哪

   沒有顯示智慧

   耶路撒冷的赫西糾:約伯說得很好。他不是簡單地說:「你們不可能是人」,而是質問他們。他問甚麽?他問:「這樣,你們真是人嗎?難道你們死亡時,智慧就滅沒嗎?」意思是:「有理性的存在物是有尊榮的,你們裏面真的仍然有這份尊榮完好無缺嗎?你們知不知道上帝對罪人和義人有甚麽決定?」人通常都知道這事。要知道,上帝試驗義人,容忍罪人。因此罪人得享富貴,義人遭遇試煉。上帝長久忍耐罪人,是要他們回頭悔改。而義人要面對長期的戰事,這會為他們帶來冠冕。你們假如知道這個道理,就不會譴責正在受試煉的義人,也不會把有錢的罪人看為義人了。

   12.3 約伯也有聰明

   絕對自負

   教士腓力:約伯在說:「你們是不是認為,只有你們才有智慧?你們想,除了你們之外就沒有有智慧的人了嗎?」

   一些錯誤的看法

   失明者荻地模:約伯想要揭示他們的看法是錯誤的,就說:「但我也有心,與你們一樣」,可是我的想法與你們不同。你們是不是覺得自己的想法無與倫比?我也有理性,而一個人的理性與另一個人的理性没有分別,分别只在於怎樣應用。例如,有人對惡人說:「你們這些心中頑梗的,當聽我言。」(賽46.12)作者說「你們這些心中頑梗的」,不是指那受造物本身,而是指他的邪惡行動。

   12.4-5 我是個笑柄

   一個無可指摘(完全、blameless)的人處身於上帝的大能裏

   屈梭多模:約伯說:「難道我陷入了苦困裏,就因此失去常識了嗎?」他在這裏說自己是義人,不是要作見證說自己有完全的美德,而是要作見證說他不曾向任何人做任何錯事,沒有人能怪責他。「並且一些犯罪的人必會破壞我的那些房子。」他說這是必然要發生的。這是上帝在天上命定的。「不過,」他說,「不要以為我的這些災禍會停止。其實,既然連我這個沒有做過任何不義事情的人也這樣受苦,惡人就會受更大的苦了。」

   12.6 惡人反倒很安全

   指控上帝不公平

   伊克蘭姆的猶利安:你們這樣猜測,暗地裏的用意肯定是要思考亨通與災禍的意義,想要藉此證明我有罪,你們是義人,因為絲毫的困難也沒有找上你們。這是在直接指控上帝不公平,或是在怪責上帝為甚麽忍耐。「那些帳棚很多」,這些是有錢人的帳棚。他之前稱他們為「有錢人」,現在他稱之為「強盗」,指控他們敗壞。

 

12.7-25 約伯承認上帝是全能的,並且思考祂的公義

   7你且問走獸,走獸必指教你;又問空中的飛鳥,飛鳥必告訴你;8或與地說話[a],地必指教妳;海中的魚也必向你說明。9看這一切,誰不知道是耶和華的手做成的呢?10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他手中。11耳朵豈不試驗言語,正如上膛嘗食物嗎?12年老的有智慧;壽高的有知識。13在上帝[b]有智慧和能力;他有謀略和知識[c]。14他拆毀的,就不能再建造;他捆住人,便不得開釋。15他把水留住,水便枯乾;他再發出水來,水就翻地。16在他有能力和智慧,被誘惑的與誘惑人的都是屬他。17他把謀士剝衣擄去,又使審判官變成愚人[d]。18他放鬆君王的綁,又用帶子捆他們的腰。19他把祭司剝衣擄去[e],又使有能的人傾敗。20他廢去忠信人的講論,又奪去老人的聰明[f]。21他使君王蒙羞被辱,放鬆有力之人的腰帶[g]。22他將深奥的事從黑暗中彰顯,使死蔭顯為光明[h]。23他使邦國興旺而又毀滅;他使邦國開廣而又擄去。24他將地上民中首領的聰明奪去,使他們在荒廢無路之地漂流;25他們無光,在黑暗中摸索,又使他們東倒西歪,像醉酒的人一樣[i]。《和合本》

   a.「或與地說話」,或譯「或問地上的植物」。
   b.「上帝」,希伯來文是「他」,或譯「祂」。
   c.12.12-13,《七十士譯本》作「在長久的時間裏有智慧,壽高的有知識。在祂有智慧和能力,祂有謀略和智力」。
   d.12.16-17「被誘惑的……愚人」,《拉丁文武加大譯本》作「祂認識那誘惑人的,也認識那被誘惑的。祂帶眾謀士去到愚蠢的結局,又使眾審判官昏庸」。
   e.「他把……擄去」,《別西大譯本》作「祂把驚訝的眾祭司帶走」。
   f.「他廢去……聰明」,《拉丁文武加大譯本》作「有人說真話,祂改變他們的嘴唇;祂又奪去老人的學說;祂藉著這些使有能的人傾敗」。
   g.「放鬆……腰帶」,《拉丁文武加大譯本》作「救拔受壓迫的人」。
   h.「使死蔭……光明」,《和》的譯法與《七十士譯本》相符,《呂》作「使漆黑顯出亮光」。
   i.12.24-25,《七十士譯本》作「祂使世上眾君王的心思意念困惑,使他們在不認識的道路上流浪。祂說:『他們要在黑暗中摸索,要沒有光,他們要像醉酒的人一樣流浪。』」

   概 述

   在約伯這番話的第二部分,教父看出和強調兩個重點,就是他話語裏與道德有關的、建立人的內容,以及明顯的預言和寓言意義;教父總是把這兩種意義並列。所以,他們藉著約伯的話來形容上帝的大能,說上帝讓有信心的人可以明白這大能(屈梭多模;荻地模;大貴格利;伊克蘭姆的猶利安)。同時,教父看出約伯的話恆常包含暗示和比喻,指基督的來臨和受難,以及基督統治全宇宙的永恒權柄(屈梭多模;腓力;奧林匹多羅)。以法蓮認為約伯的話預示那位大祭司的形像,他象徵基督和基督的教會;基督的教會就是新的祭司。上帝把祂真正的眾祭司在犧牲裏帶走,是要他們詫異,看見上帝使不敬虔的人遇到怎樣的怪事,因此驚訝(以法蓮)。基督謙卑自己,在死亡裏死去,藉此擊敗和毀滅死亡(腓力)。

   這段經文給教父機會去說明感覺與理性的分別。正如上帝賜了上膛給我們嚐食物的味道,祂也賜了我們理性去作決定。我們有上膛,這與動物相似;而我們有理性,這就跟動物不一樣(屈梭多模;荻地模)。我們就算有理性去明白事情,也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徹底明瞭(屈梭多模)。基督先教人學習溫和,而之後在審判的時候,他將會展示力量(大貴格利)。最後,上帝會把所有人向來不知道的事彰顯出來(奧林匹多羅)。從上帝照管的角度看來,一切都按著祂的旨意和權威發生(亞流派的猶利安)。

   12.7-10 生命和氣息都在上帝手中

   預示基督的受難

   屈梭多模:你們為甚麼表現得好像發現了很特別、很奇怪的事?事實上,這樣的人必然要死,没有人不知道。同時,我們全都知道「每個人的生命都在祂手中」。不只受造世界為上帝作見證,上帝的照管也為祂作見證,你們看見嗎?兩者都證明了祂控制一切,很好地維持人類的生命和靈魂,致使祂可以在想要的時候懲罰和糾正人類。

   12.11 耳朵試驗言語

   人的理性是上帝的恩賜

   屈梭多模:「理性明白言語,上膛嚐出食物的味道。」(「耳朵……食物嗎?」屈梭多模的引文作「理性明白言語,上膛嚐出食物的味道」。)約伯的意思是,既然動物也知道這些道理,那麽我們這些有天賦理性的人就更好地知道這些道理了;我們不只有用來吃東西的上膛。又或者,這話的意思是,我不是沒有理性的,所以我知道這道理。事實上,既然上帝賜了上膛給我們嚐食物的味道,祂就也賜了理性給我們作決定,也賜了時間給我們學習知識。

   誰能明白上帝照管萬物的決定?

   失明者荻地模:想想這是不是指下面那句話:「你且問動物,牠們必指教你。」(伯12.7)這兩個連續的想法表明,上帝沒讓無理性的動物或沒有靈魂的東西明白祂照管萬物的決定,卻讓理性明白祂的這些決定。一個事例是,正如上膛判斷食物,理解也判斷言語,判斷宇宙本性裏的東西。他向朋友們說:「你們自己想想,就會了解我的遭遇有怎樣的本質。」

   12.12-13 智慧和知識

   要用時間才能明白

   屈梭多模:「在長久的時間裏有智慧,壽高的有知識。」我們從這段經文可知,人有理性就像人會吃東西一樣自然。他在開始時說:「難道只有你們是人嗎?」(伯12.2)他的意思是:我是人,所以,你們明白的道理,我也明白。他說「在長久的時間裏有智慧」。我覺得他在批評他們。他說:「你們以為你們徹底明瞭一切嗎?」我們就算有理性去明白事情,也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徹底明瞭。「在祂有智慧和能力,祂有謀略和智力。」他說:「真的,一切智慧都在上帝裏面,在祂的豐盛裏面,而祂不需要任何時間就能擁有智慧……那麽,難道我們知道了那件事,就也知道一切了嗎?我知道惡人受罰;但是我雖然是公義的,卻竟然受罰,所以我們需要用時間才可以明白這事。

   12.14-15 把水留住或送出來

   暗示基督的權柄

   教士腓力:很明顯,當上帝按祂智慧的審判命定了要摧毀或消滅一樣東西之後,就永遠沒有人能對抗祂這旨意。祂毀滅許多民族的高樓和王國,也預先宣告耶路撒冷必會在祂的恩典臨在之下被拆毀;祂律法的規則本來刻在耶路撒冷,像是刻在石頭上。那麽,根據約伯的預言,基督拆毀了中間隔斷的墻,那就是律法的誡命;基督使兩個人成為一個新人,藉著自己成就了新的和平(弗2.14-15)。基督這位上帝拆毀和打開了陰間的門,推翻魔鬼的統治,就是那掌死權的。當基督這位上帝紆尊降貴來在死亡裏死去時,他就擊敗和毀滅了死亡。他在十字架上毀滅了罪的身體,殺了我們裏面的舊人,消滅了這舊人,這樣他就可以把永生重新給我們。

   12.16-17 在上帝有能力和智慧

   上帝的力量、知識和公義

   大貴格利:全能的上帝因著祂奥秘的憐憫而成為人。當時,他先教人學習溫和,而之後在審判的時候,他將會展示力量。在前文當中,經文先說智慧,然後說力量,這是正確的,因為這話是指聖父的獨生子;「在他有智慧和力量。」當他來審判時,他可怕的權柄會彰顯出來,丟棄被咒詛的人,在他永恒的國度裏向他的選民顯現。他是「聖父的智慧」,而下一句正確地說明了他怎麽是聖父的智慧:在他那裏,先有「力量」,然後有「智慧」……想要騙鄰舍的人就是惡人,而「真理」向惡人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太7.23)這裏說「上主認識那誘惑人的」,這是甚麽意思?其實,聖經說上帝「認識」人,有時指祂注意或認得人,有時指祂認同人。上帝認識惡人,因為祂注意他,審判他;祂假如不注意惡人,就絕對不會審判他了。但是同時祂也不認識惡人,因為祂不認同他的行為。所以,上帝既認識他,也不認識他,因為祂既找出他來,也不承認他有像自己一樣的智慧。……至高聖父的獨生子成為了人,傳揚永恒的真理,因此聖經稱他為「有偉大謀略的使者」(《七十士譯本》賽9.6)。我們把「眾謀士」解釋為那些傳道者,他們把生命的謀略告訴聽他們說話的人;這個解釋是正確的。然而,如果有傳道者傳揚永恒的真理是為了今生的利益,他就肯定會被帶到愚蠢的結局。他艱苦辛勞,只會換來那樣的結局。所以,他的心思意念應該正直,避開那個結局。經文又說:「祂又使眾審判官昏庸」,這說得很對。凡是受委派去檢查別人品格的人,理應稱為「審判官」。但是,人如果有這個監察別人的責任,卻沒有小心檢查他權下的人的生活,不去認識那些他應該糾正的人,那麽「祂就使審判官昏庸」,因他本來應該審判壞事,卻從不找出應受審判的事。

   12.18-19 使有能的人傾敗

   指約伯和麥基洗德

   敘利亞人以法蓮:這句話必定不是指亞倫的子孫;在那個時候,他們已經不再活著。其實這話是指約伯自己或麥基洗德,以及像二人那樣的祭司。如果經文是指真正的、神聖的眾祭司,那麽為甚麽說祂把驚訝的眾祭司帶走?顯然,祂帶走他們,是要他們詫異,看見上帝使不敬虔的人遇到怎樣的怪事,因此驚歎;上帝的決定和神性使那些事發生。所以約伯在這裏接著描述那些值得驚歎的事;上帝的權柄(或譯:大能)和旨意使這些事發生在海上,在列國之中,在眾君王和領袖之中,在所有拿武器和被徵召參戰的人之中;這些人用武力取勝。因此約伯服從上帝。

   12.20-21 使君王蒙羞被辱

   上帝對必死的人有絕對的權力

   伊克蘭姆的猶利安:「有人說真話,祂改變他們的言語。」他在這裏不是指說真話的人,而是指那些自認為在說真話的人。他們預言一些事,而上帝使事情的發生與他們所預言的不一樣,藉此使他們承認自己的話是假的。

   「祂又奪去老人的學說。」約伯指出,就算他們有權威,他們的計畫也會失敗。「祂使君王蒙羞被辱」,這既是指被委以教導責任的人,也是指管理大眾事務的領袖。他們身居高位,但是當上帝與他們作對時,他們就徹底失去這樣的高位。「祂救拔受壓迫的人。」談過上帝可以怎樣對待那些被視為顯赫的人,他就談上帝可以給卑微的人怎樣的財富和保護。這樣,人們就能通過這兩類人知道上帝的大能。

   12.22 使漆黑顯出亮光

   預言基督的來臨

   奧林匹多羅:「祂將深奥的事從黑暗中彰顯,使死亡的影子顯為光明。」字面意思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事,祂彰顯出來;祂保存那些遇險命危的人。」他把危險稱為「死亡的影子」,因為正如影子非常接近產生影子的身體,危險也非常接近產生危險的死亡。然而,這個句子有深層意義,似乎預言主的來臨。他對被囚的人說:「『出來吧!』對那在黑暗的人說:『顯露吧!』」(賽49.9)「他要向坐在黑暗中、死亡的影子裏的人顯現。」(路1.79)

   12.23-25 使邦國興旺和毀滅

   約伯明白上帝的照管

   亞流派的猶利安:然後約伯說:「祂使死亡的影子顯為光明。」(《七十士譯本》伯12.22)那是指人對死亡的恐懼。其實,當我們怕死時,我們只要理解死亡,就不會害怕。他提及許多事實的細節,從中指出上帝的照管。約伯這樣做,是不希望有人以為,人只要知道事實的細節,就能理解上帝的照管;他也不希望有人以為上帝控制每個個別的人,「而不是在總體上控制人」。最後約伯也說出關於列國的普遍真理。上帝毀滅犯了罪的國家,因為他們糊塗,例如所多瑪人、迦南人和埃及人就是。因為他們糊塗,所以上帝的烈怒用災難去消滅他們。還有,上帝引導過以色列人,然後他們在巴勒斯坦地定居。雖然有人可以說現在這些國家都和平共處,但是他們得不到任何好處。事實上,他們的糊塗誤導了他們,因此他們滅亡而不明白自己的災難。黑夜而非日光籠罩他們,他們又像醉酒的人那樣東倒西歪,一面打嗝,一面跌進陰暗裏。「所以,我能觀察上帝的整個照管,既看見細節,也看見總體的情況,沒有甚麽是我不知道的,像你們以為的那樣。真的,我沒有忽視祂的權柄和公義。一切都按著祂的旨意和權威而發生。」

<<上一页 -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