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圣经教义 > 約伯記(曼尼奧.西蒙尼特 著)
文章内容
約伯記 第二十章

20.1-29 瑣法說上帝的公義永不止息

   1拿瑪人瑣法回答說:2我心中急躁,所以我的思念叫我回答。3我已聽見那羞辱我,責備我的話;我的悟性叫我回答。4你豈不知互古以來,自從人生在地,5惡人誇勝是暫時的,不敬虔人的喜樂不過轉眼之間嗎[a]?6他的尊榮雖達到天上,頭雖頂到雲中,7他終必滅亡,像自己的糞一樣;素來見他的人要說:他在哪裏呢?8他必飛去如夢,不再尋見,速被趕去,如夜間的異象。9親眼見過他的,必不再見他;他的本處也再見不著他。10他的兒女要求窮人的恩;他的手要賠還不義之財[b]。11他的骨頭雖然有青年之力,卻要和他一同躺臥在塵土中[c]。12他口內雖以惡為甘甜,藏在舌頭底下,13愛戀不捨,含在口中;4他的食物在肚裏卻要化為酸,在他裏面成為虺蛇的惡毒。15他吞了財寶,還要吐出;上帝要從他腹中掏出來[d]。16他必吸飲虺蛇的毒氣;蝮蛇的舌頭也必殺他。17流奶與蜜之河,他不得再見[e]。18他勞碌得來的要賠還,不得享用[原文是吞下];不能照所得的財貨歡樂。19他欺壓窮人,且又離棄;強取非自己所蓋的房屋[或譯:強取房屋不得再建造]。20他因貪而無厭,所喜悦的連一樣也不能保守。21其餘的沒有一樣他不吞滅,所以他的福樂不能長久[f]。22他在滿足有餘的時候,必到狹窄的地步;凡受苦楚的人都必加手在他身上。23他正要充滿肚腹的時候,上帝[g]必將猛烈的忿怒降在他身上;正在他吃飯的時候,要將這忿怒像雨降在他身上[h]。24他要躲避鐵器;銅弓的箭要將他射透。25他把箭一抽,就從他身上出來;發光的箭頭從他膽中出來,有驚惶臨在他身上[i]。26他的財寶歸於黑暗;人所不吹的火要把他燒滅,要把他帳棚中所剩下的燒毀。27天要顯明他的罪孽;地要興起攻擊他。28他的家產必然過去;上帝[j]發怒的日子,他的貨物都要消滅。29這是惡人從上帝所得的分,是上帝為他所定的產業[k]。《和合本》

   a.「惡人……轉眼之間嗎」,《七十士譯本》作「不敬虔者的歡樂是衰敗的傾覆,不義者的喜樂是毀滅」。
   b.20.9-10,《七十士譯本》作「那眼睛見過他,卻將不再看見他;他的本處也再見不著他。但願比他低下的人滅掉他的兒女,但願他雙手燃起憂愁的火」。
   c.「他的……塵土中」,《別西大譯本》作「他們的骨頭充滿骨髓,必與他們一起躺臥在塵土中」。
   d.「他吞……掏出來」,《七十士譯本》作「一個傳達怒氣的使者必把他從他的房子裏揪出來」。
   e.「流奶……再見」,《別西大譯本》作「他們不會再看見河汊子,和流奶與蜜的溪流」。
   f.20.19-21,《七十士譯本》作「因為他拆毀了許多窮人的房屋,又搶掠了非他所建的住所。他的財產都不安穩;他的渴望將不能救他。他的糧食沒有剩下;所以他的財物將不會增加」。
   g.「上帝」,希伯來文是「他」,或譯「祂」。
   h.「他正要……像雨降在他身上」,RSV作To fillhis belly to the full God will send his fierce anger into him, and rain it upon him as his food(為了填飽他的肚子,上帝將會把祂猛烈的憤怒降進他裏面,像降雨一樣把這憤怒降下,作他的食物)。「作他的食物」是RSV的重構,希伯來文是「降在他的肉身裏」。20.22-23,《七十士譯本》作「當他看似剛剛滿足的時候,他就會變得困窘;所有憂患必臨到他。如果他真的要填飽肚子,就但願上帝把憤怒的烈火降在他身上;但願祂使急流般的痛楚臨到他」。
   i.「有驚惶臨在他身上」,《拉丁文武加大譯本》作「一些可怕的存在物在他身上來來往往」。
   j.「上帝」,希伯來文是「他」,或譯「祂」。
   k.20.28-29,《七十士譯本》作「願他的房屋毀滅,不再存在;願一個憤怒的日子臨到他。這是不敬虔者從上主所得的分,是那位監察者[即上帝]為他所定的財物財產」。

 

   概 述

   眾教父對瑣法第二段話的解釋幾乎一致。他們看出,如果用在一般情況上,他的說法就在道德方面正確,值得注意(大貴格利;屈梭多模;伊澤達德;俄利根;奥林匹多羅)。但是,教父也看出,用在約伯的特殊情況上,瑣法的言談就顯得是憑空捏造的指責,是虚假的指控(腓力;赫西糾)。瑣法的話也有預言的價值,宣告了聖靈的恩賜,以及最後的審判(以法蓮;大貴格利)。

   20.1-3 我已聽見

   瑣法堅稱約伯有罪

   教士腓力:瑣法說:我心急如焚,大惑不解,因為你堅稱你承受的這些災難來自上帝這位審判者,而且你說祂要你承受這些災難是毫無理由的;但是,人不可能預期有任何惡事來自上帝。「我已聽見那羞辱我、責備我的話,而一個在我的悟性以外的靈回答我。」(《和》譯「我的悟性叫我回答」,RSV作and out ofmy understanding a spirit answers me。)當你責備和糾正我的時候,我會聆聽,因為我沒有必要怪責一個偶然落在災難裏的人。我真的能比較恰當地形容上帝。事實上,假如你不是有那些惡行,不是有許多罪行,假如你自知沒有罪惡,祂就不能這樣懲罰你。

   20.4-5 短暫的喜樂和誇勝

   瑣法的話很魯莽

   耶路撒冷的赫西糾:瑣法這段話很魯莽,嚴重侮辱約伯。瑣法嘲笑約伯,像另外兩個朋友之前所做的那樣。他辱罵約伯,是由於以下的原因。從起初以來,在人類開始存在之後,人就為「不敬虔者」的跌倒、為「不義者的滅亡」而「喜樂」快慰。根據瑣法之後的話,他想要把約伯也包括在他們裏面。瑣法忘記那眾多的人,單單向一個人說話。

   20.6-8 偽善的人終必滅亡

   偽善者的生命沒有意義,是可咒詛的

   大貴格利:聖經說偽善者的驕傲「達到天上」,因為他自命清高,看起來像是過著屬天的生活。他的「頭仿彿頂到雲中」,因為那個帶頭的部分,就是他的心智,被視為與從前的眾聖徒有一樣的美德。然而「他最後必滅亡,像自己的糞一樣」,因為當他死去時,他就被帶去受折磨;他的邪惡習慣像糞一樣,他滿身是這樣的糞,而邪靈把他踐踏在腳下……通通常,人人都要到最後才發現偽善者的生命是可咒詛的,因為到最後才有些比較明顯的跡象顯示那是怎樣的生命。從前看見過他快樂的人,到他死了之後將會說:「他在哪裏?」他曾經在這裏得意洋洋,但是現今在這裏已經看不見他。人本來以為上帝會接他到永恆裏,但是在永恒的餘下時間裏,人也看不見他。經文還說出恰當的話,繼續形容偽善者生命的短促:「他必飛去如夢,不再尋見,速被趕去,如夜間的異象。」偽善者的生命正像幻覺裏的幻影,徒有表面,卻沒有實質;不是嗎?

   20.9-10 他們必不再被看見

   突然發生的災禍來自上帝

   屈梭多模:這話的意思是,他們突然遇上災禍,以致你不會相信他們的災難出於自然,而會認為那是上帝的力量、超凡的力量造成的。此外,他們遇到災難,不僅由於他們的罪行,還由於他們的獻祭。他們獻的任何祭最終都是沒有用的。瑣法說:「但願比他低下的人滅掉他的兒女。」這句話也清晰地表示那個打擊來自上帝,因為低下的人勝過比較強的人,被遺棄的人勝過有權勢的人。

   20.11-14 屍體躺在塵土中

   比死更難受

   默維的伊澤達德:「他們的骨頭充滿骨髓,必與他們一起躺臥在塵土中。」作者用骨頭裏的「骨髓」比喻亨通的光景。那就是說,那樣的人失去從前的亨通,落在極端的卑微裏,以致他的光景不會比死人好。

   暗指異端的苦毒

   俄利根:他們的道理不是甘甜的,而像毒蛇的毒汁一樣,是邪惡的。而那些道理來自他們的教導。這教導像酒,「他們的酒來自所多瑪的葡萄樹。」(申32.32)異端肚裏有毒蛇的毒汁。人如果宣傳不敬虔的、違反真理的教條,他們肚裏就也有毒蛇的毒汁。

   20.15 把惡人定罪

   偽善的人像智者一般說話,卻不照著生活

   大貴格利:偽善的人渴求得知上帝的啟示,卻不照著那些啟示去做。他會像智者一般說話,卻不照著生活。因此,他不實踐他所知道的,於是,連他所知道的,他也失去。他不用正直的行為與自己的知識結合,鄙視正確而潔凈的行為,所以他連知識也失去。因此,他閱讀時「吞了」神聖律法的「財寶」,然後又忘記,這就是把這財寶又吐出來。而上帝「要從他腹中掏出來」,這是因為根據公義的審判,凡是他不按著實行的知識,上帝就把這知識從他的記憶裏連根拔起。上帝不會容許他只在言語上說說上帝的規則,卻不在生活裏實踐。因此先知說:「上帝向惡人說:‘你為甚麽要傳說我的律例?你有甚麽理由在口中提到我的約呢?’」(詩50.16,《七十士譯本》49.16。)如果偽善者似乎希望一直在嘴裏提著這些訓誨,直到最後,他就會因此受到更大的譴責;同時,連惡人也從不缺乏上帝的美好禮物。因為經上寫著:「祂的公義歸於記念祂的訓詞的人。」(詩103.18,《七十士譯本》102.18。)……如果人們在心裏守著祂的誡命,卻從不實行,那麼他記著訓誨的話,就等於認同自己要受的刑罰。

   惡人和異端的財寶必會滅亡

   俄利根:用不義的方法聚斂的財寶,如果不是他們話語裏的財寶,還會是甚麽?真的,這些財寶是用不義的方去聚斂的。但是,上帝出於恩惠,不容許那些瘋狂的人永遠擁有那些不義之財。祂必使他們重新吐出那些財寶……事實上,因著上帝的行動和恩惠,那個天使把他從他的房子裏揪出來;那房子是他用邪惡的手段建造的。那就是那些行為邪惡者的教會,那就是他們的房子。而天使把他從他的房子裏揪出來。

   20.16-18 惡人必看不見河流

   預告聖靈的恩賜

   敘利亞人以法蓮:「他們將不會為河汊子和流蜜與奶的溪流歡喜。」(在以法蓮所用的敘利亞文聖經譯本裏,這節經文與《別西大譯本》的經文不同,不是「他們不會看見河汊子」,而是「他們不會為河汊子歡喜」。)這話的意思是,那些河流在加略山上分汊,而從那些河流分汊出來的溪水代表聖靈的種種恩賜。福音書的啟示傳達了那些恩賜。

   20.19-21 不能享樂

   用暴力取來的財富不能持久

   奥林匹多羅:「因為他拆毀了許多窮人的房屋,又搶掠了非他所建的住所。他的財產不能使他安穩。」他打碎他們的房子,就是說,他毫無憐憫地拆毀他們的房子,帶走他們所有財物,沒有歸還。他沒有為這事作補救,就是沒有歸還他所盗走的。然而,正如他帶走窮人的財物,不還給他們,他自己的財物也不會安全。「他的渴望將不能救他。他的糧食沒有剩下;所以他的財物將不會增加。」瑣法說,不敬虔的人必不能用自己的渴望救自己,而且他不會有任何糧食剩餘,因為他極端困苦,災禍奪去他的一切,沒有留下甚麽。

   20.22-23 苦楚必臨到他們

   接著必有嚴厲的懲罰

   奥林匹多羅:也許,連他的財物也不會增加;當他的財物還好端端地存在時,它們反而會開始敗壞。其實,如果他看來擁有一切財物,富足充裕,那麽一切的困乏和苦難就將會攻擊他,使他用每種痛楚填飽自己的肚子,那就是他的靈魂。「但願上帝把憤怒的烈火降在他身上,但願祂使急流般的痛楚臨到他。」上帝將會用最嚴厲的懲罰擊打他,這就會把他埋葬在痛楚之下,好像埋葬在暴風雪裏。

   20.24-25 驚惶

   邪靈在他身上往來奔跑踐踏

   大貴格利:你們也許常常看見這樣的惡人:他擁有地上的權力,熾烈的情緒使他躁動不安,他的暴怒叫他做甚麽,他就做甚麽。他的烈怒過去了,私慾就直接蹂躪他的靈魂。當他有時制止私慾時,他就因著禁慾而自高自大,這立即佔據他的心。為了要別人懼怕他,他就想要顯得可怕。而當時勢要求他講詭詐的話時,他就似乎放下他可怕的驕傲,而用和藹可親的言詞去討好人。當他停止顯得驕傲時,他不怕再做詭詐的事。所以聖經形容這樣的人為「一些可怕的存在物在他身上來來往往」。這說得很對。在他們的心思意念裏,罪惡一個接一個出現。所有惡習一個接一個出現,它們來來往往的跑動壓著他,有的離開,有的回來,所以他的靈魂彷彿被許多邪靈在其上往來奔跑踐踏。

   20.26-27 被火燒毀

   指最後審判

   大貴格利:我們要把「天」理解為甚麽?不就是義人嗎?要把「地」理解為甚麽?不就是罪人嗎?所以,我們在主禱文裏禱告說:「願妳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這話的意思是,我們創造主的旨意怎樣成就在所有義人身上,但願這旨意也怎樣成就在所有罪人身上。此外,聖經談到義人說:「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詩19.1,《七十士譯本》18.2。)當人犯罪之後,上帝宣告這個審判:「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3.19)至於這個不敬虔的人,當他被拉到那個可畏的審判之中的時候,「天要顯明他的罪孽,地要興起攻擊他。」一向以來,那人不放過好人,也不放過惡人,而在那個可怕的審訊裏,義人和罪人的生命都會同樣指控他。

   20.28-29 上帝發怒的日子

   給教會眾牧者的警告

   奥林匹多羅:「願一個憤怒的日子臨到他。這是不敬虔者從上主所得的分,是那位監察者(「監察者」,在希臘原文裏是episkopos(英文:bishop),也可譯作「主教」或「監督」。)為他所定的財物財產。」這樣的人當擁有財物時,沒有看出上帝的恩惠,所以上帝把滿滿的憤怒加給他,給他當作財產和報應。故此,當眾監督(或譯:主教。)聽到聖經以「監督」這個名號稱呼上帝時,就必須照顧他們的羊群,保護他們安全,藉此維護祂名號的尊榮。他們必須用警醒提防的態度和信心去照顧羊群,他們的生活要無可指摘,並且彰顯教義。

   監督(或譯:主教)必須效法耶穌的榜樣

   俄利根:上帝的憤怒擊打受割禮的民族;他們用不敬虔的行為惡待基督。上帝的憤怒也擊打異端,並且擊打任何不敬虔的人。每種人所受的報應,就是上文所指出的那樣。你們明白這裏所提及的監督(「監督」或「主教」一詞(episkopos,英文:bishop),在希臘文裏的字面意思是「監察者」。)是誰嗎?聖經稱上帝為「監督」,而祂的眾監督如果要成為好的監督,就必須盡力用所有方法照著祂的榜樣去實踐。人如果效法優秀的榜樣,就會得享尊榮,因為他用正確的方法效法這榜樣;同樣,蒙福的監督如果默想那位真正的監督,又效法祂,他在人群之中就也彷彿成為一個神。他真的有那位監督在他裏面,他使自己在耶穌基督裏成為一位監督。

<<上一页 -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