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频道 | 经典著作 | 圣经教义 | 释经研经 | 创造VS进化 | 奉献圣工 改革宗GAIGEZONG.COM
 
《约翰福音注释》刘焕俊博士 著 国际改革宗研究院 本书目录
第二部 神子的启示 (1:19-21:25)

第三段 神子的末期启示(13:1-19:42)

七、启示神子为救赎主(19:1-42)

第十九章

在第十八章,大祭司长所受的凌辱是祂的小十字架。

在第十九章,大祭司长所受的凌辱是祂的大十字架。

大祭司长的十字架证明祂就是上帝差来的真救赎主。

1、救赎主受凌辱 (19:1-3)

(1) 受笞刑 (1)

当下彼拉多将耶稣鞭打了 (1)。当时的鞭子 (mastiks , scourge) 是用狭长的皮条 ( 在末端装了铁钩的 ) 来拷问罪人的刑具 ( 徒 22:24) 。打人的时候,要把罪囚捆在柱子上 ( 徒 22:25) 。在鞭打的过程当中,有时会发生致命的事,是残酷刑法。彼拉多在前面 (18:39) 已经宣告说耶稣无罪。现在为何对无罪的耶稣用笞刑呢?

① 因为他的折衷案失败了 (18:39,40)。

② 因为他盼望这样会安抚犹太人使他们满意。

③ 因为他知道鞭打是钉十字架的前奏 ( 太 27:26)。

许多人说,把罪囚打个半死,就容易钉十字架,因为他已经是无力抵抗。以赛亚说,“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 赛 53:5) 。圣洁的神子,虽然无罪,但为我们的罪受了那天的笞刑,证明祂是真救赎主 ( 启 1:5)。

(2) 受荆棘冠冕 (2)

兵丁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 (2)。“荆棘”是犯罪的结果 ( 创 3:18) 。耶稣的荆冠表示祂为我们的罪受苦。笞刑在身上,荆冠在头上的神子虽然还未钉十字架,但祂已经满身都在流血。耶稣为我们被人讪笑,所以我们为耶稣受点逼迫,是理所当然的 ( 约壹 3:16)。

(3) 穿上紫袍 (2)

给他穿上紫袍 (2)。“紫袍”是一种王服。给耶稣穿上这种王服是戏弄祂的行为,无知的外邦人不知道耶稣是万王之王 ( 启 19:16)。

又挨近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 (3)。耶稣不但是犹太人的王,且是独一无二的天地的大王。天上来的圣王被恶党戏弄是叫耶稣痛苦的大罪。对戏弄的详情,参考太 27:27-32 的内容。

(4) 被人手打 (3)

他们就用手掌打他 (3)。“他们”是彼拉多的部下。耶稣若是无罪,彼拉多让他们用手掌打祂,是祂说不出来的受辱。

2、救赎主无罪 ( 第二次宣告 )(4 -6A )

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4)。彼拉多带耶稣出来见犹太人,叫他们知道耶稣没有罪。当时被打的耶稣出来了。

戴着荆棘冠冕,穿着紫色袍。彼拉多对他们说,你们看这个人 (5)。在第四节的“对众人说”后面,有一次的“看” (behold) ,本节也说,第二次的“看”表示彼拉多把无罪的耶稣当作犹太人观看或观赏的对象。彼拉多认为犹太人看这样的耶稣,他们会同情耶稣,结果是相反的。

(1) 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 (6)

前节的“看这个人”就是神差来的唯一的救赎主。藉着“这个人”耶稣的十字架功劳,罪人 ( 神的百姓 ) 可以得救 ( 林前 1:18) 。当犹太人看耶稣时,更得意的喊着说钉死祂,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了彼拉多有妥协的弱点,对他们杀害耶稣计谋来说是已经成功了一半。

(2) 你们自己把他钉十字架吧 (6)

犹太人看见了满面流血的耶稣就不停的喊叫“钉他十字架”,表示彼拉多无法镇抚犹太人,所以说了这句话。

3、救赎主无罪 ( 第三次的宣告 )(19:6B-11)

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6B)。这是彼拉多第三次的无罪宣告。既然如此,彼拉多为何不把耶稣释放呢?因为他不知道何谓真理,所以他轻蔑耶稣 (18:38) ,并且他怕犹太人的示威和威胁 (19:12)。

(1) 耶稣的罪目?

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上帝的儿子 (7)。彼拉多对耶稣所说的“罪”的原文 (aitia , crime) 指刑事上的罪,所以他说,耶稣没有任何罪。这节是犹太人按着摩西的律法说,“他是该死的”表示耶稣有宗教上的罪 ( 利 24:16 ,申 18:20) 。其实该死的不是耶稣,乃是该亚法,因为他亵渎了耶稣 (19:11) 。耶稣实在是神所爱的儿子 ( 太 3:17 , 17:5 , 26:63,64 ,路 22:70 ,约 10:36 等 ) 。如此看来,神子耶稣基督是至圣的大祭司长 ( 来 7:26) 。这样的耶稣还要被钉死吗?其解答在赛 53:6,8 ,加 3:13 等。

彼拉多听见这话越发害怕 (8)。因为彼拉多听见耶稣“以自己为上帝的儿子”,又听见他妻子的劝告 ( 太 27:19) 。所以他从心里惧怕。

(2) 耶稣不回答 (9-10)

你是那里来的 (9) 。彼拉多已经知道耶稣是从加利利来的 ( 路 23:6) 。所以这句话是问耶稣实际的出处。耶稣却不回答,因为他太幼稚了。他是人本主义者,耶稣却是神本主义者。彼拉多原本不是耶稣讲论的对手,因为他没有能力听得懂耶稣的话。耶稣不回答的,例如:太 26:63 ,可 14:61 , 15:5 ,路 23:9 等。

你不对我说话吗?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十字架吗 (10)。彼拉多说了两次的“吗”有以下意思。前句的表示他在神子面前生气了,又责备了祂。如此行他可代表所有人本主义者的无礼和傲慢,原来小狗不怕老虎。后句的表示他靠着罗马帝国的势力来威胁神子耶稣,是官僚主义者的恶习传统。

(3) 耶稣的回答 (11)

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11)。对真理耶稣作见证,因为祂是为此而来的 (8:40 , 18:37)。“从上头”表示从上帝。“这世界是藉着神的排列而规定,因此恶人虽然要努力,但若没有神的准许,连一根手指也不能动” (Calvin)。“没有权柄不是出于上帝的。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 ( 罗 13:1) 。彼拉多用神所准许的权柄来羞辱神子耶稣这是大罪。所以把耶稣交给彼拉多的该亚法的罪是更重的,因为他的职权也是出于神的 ( 路 12:47,58) 。这节的话证明耶稣果然是天上来的大法官,是活人死的审判主 (5:22 ,徒 10:42) 。不久以后当耶稣再临时,彼拉多要站在永远的审判主——耶稣的台前,并且非接受祂的审判不可。

4、救赎主被判 (19:12-16)

(1) 彼拉多怕耶稣 (12)

从此彼拉多想要释放耶稣 (12) 。彼拉多听了耶稣的话 ( 前节 ) ,又看见了耶稣的威容,好像在狮子面前的老鼠一般发抖恐惧,想要释放祂。

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该撒的忠臣。凡以自己为王的,就是背叛该撒了 (12)。极恶的犹太人指控耶稣为叛逆该撒的叛徒。彼拉多若宽容耶稣,他就不是该撒的忠臣。驻外使团长最怕的是当地人把使团长的坏处报告给他们本国的政府要人。巡抚或总督都不例外。犹太人用了这种心理战来威胁彼拉多,迫使他判决。

(2) 彼拉多判决了 (13-16)

在厄巴大 (13)。

彼拉多听见这话,就带耶稣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铺华石处,希伯来话叫厄巴大,就在那里坐堂 (13) 。彼拉多听了前节 (12) 的话,就向犹太人投降把耶稣带到门外,因犹太人不进衙门 (18:28)。“铺华石”的原文 Lithostrwton, 是 lithos( 石头 )+ strwnnumi( 铺 ) 的合成词,意思是铺了华美石头,是在彼拉多法庭的外面院子里的一个地方。“厄巴大”的原文 Gabbatha 是铺华石的希伯来语。Gabba 意为高处,耶稣在高处接受判决,表示耶稣是天上来的审判主 (Calvin)。“坐堂”表示彼拉多自己坐了裁判席判案 (Hendriksen)。

在礼拜五 (14)。

那日预备逾越节的日子,约有午正。彼拉多对犹太人说,看哪,这是你们的王 (14)。有人说,这节有两个问题:其一,“预备逾越节的日子”是礼拜四的事 ( 出 12:6) ,但耶稣受判决而被钉的是礼拜五 ( 路 23:54) 。那么这两处的经文有矛盾吗?没有。因为“逾越节”表示逾越周 (passover week, passover season) ,所以耶稣被钉的是逾越周的第一天就是礼拜五 ( 尼散月的十五日 ) 。当时的礼拜六是逾越周的安息日。所以“那日是预备……日子”指预备安息日 (19:31 ,可 15:42) 。有关“逾越节”参考 18:28 的注。其二,“约有午正”的问题。看以下的时间表。

马可说,耶稣约于上午九时被钉了 ( 可 15:25)。

路加说,“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 ( 路 23:44)。

马太说,从 12 点到下午 3 点,是黑暗了 ( 太 27:45)。

约翰说,“约有午正”耶稣还在等判决 ( 约 19:14)。

以上有两次的“约有午正”。按原文直译是第六时 (about sixth hour) 。虽然两位用同一句话,但实际的情况有六个小时的时差。路加的“第六时”是犹太人的计时法,要加六个小时,就变成现在的中午十二时。约翰的“第六时”应该是罗马人的计时法 ( 参考 1:39,4:6,52,19:39), 就是清晨的六时,和现代的时间相同。当时的正确的时间是难定的。无论如何,圣经是绝对无误的真理,不会有任何矛盾。

判了死刑 (15-16)。

他们喊着说,除掉他,除掉他,钉他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说,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十字架吗?祭司长说,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 (15)。这节有三种恶人。

1) 盲从人。“他们”是盲从祭司长的犹太人。他们不断的喊叫两句话。第一句是“除掉祂”。这句的原文是 airw(to take up , raise , remove , destroy , kill 等 ) 的命令词,意思是拿走、毁灭、杀掉等。第二句是“钉他在十字架上”。这句的英文 crusify him ,意思是钉祂或钉死祂。这两句话充分显示他们是恨恶神子的恶人。

2) 恶法官。彼拉多说,“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十字架吗?”是他嘲弄耶稣的话。看 19:1-5 节就知道他如何羞辱耶稣。把主耶稣处死的就是他 (19:16)。

3) 恶祭司。他们说,“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该撒 (Caesar) 是罗马皇帝的尊称,也有暴君的意思。当时的该撒就是“提庇留” (Tiberius , A.D.14-37)( 路 3:1) ,他差派彼拉多 (Pontius Pilatus ,拉丁文名字, A.D.26-37) 作犹太第五任巡抚 ( 路 3:1) 。犹太人恨罗马人 (18:28) ,何况是压制他们的该撒呢?第三种恶人祭司长所说的这句话充分表示以下问题。

a. 祭司长 ( 复数 ) 明显的暴露了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的本质。他们的话不是出于真心,乃是谄媚于人的撒但的话。

b. 祭司长完全放弃了神的国度,却成了罗马帝国的忠臣。

c. 祭司长厌弃了耶和华王,却选择了罗马王 ( 撒上 8:7 , 12:12) 。祭司是为敬拜耶和华而立的,在此高举该撒是忘本的恶行。

于是彼拉多将耶稣交给他们去钉十字架 (16)。这节说,彼拉多是历代教会的仇敌 ( 参考使徒信经 ) ,因为他不但判决耶稣,同时把祂交给恨耶稣的祭司长。这是“按着上帝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藉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 ( 徒 2:23) 。这“无法之人”就是外邦人 Pilate( 彼拉多 ) 和他的军队。彼拉多说,耶稣是无罪的三次 (18:38 , 19:4 , 6) ,但他还是把耶稣钉死,是无法的行为。

5、救赎主钉死了 (19:17-42)

(1) 在各各他 (19:17)

他们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骷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 (17) “他们”是祭司长 (19:16) 和彼拉多的兵 ( 太 27:27) 。他们把耶稣带出去。当时耶稣已经背上自己的十字架。“骷髅”的原文 (kranion , skull) 意为头盖骨,是按那山的样子而起名的。这山的希伯来话叫“各各他” (Golgotha) ,拉丁文是 Calvaria ,英文 Calvary ,意思和 kranion 相同。“出来”的原文 ekselthen ,是 eks(from , out of)+erxomai(to come , go ) 的过去式,意思是他出去 (he went out) ,表示耶稣从耶路撒冷城出去,往各各他走。在此看来 13:12,13 ,就知道祂要在城门外受苦。还未到各各他山,因为耶稣已力不能胜了,所以叫西门背耶稣的十字架 ( 太 27:32 ,可 15:21 ,路 23:26)。

(2) 耶稣在中间 (19:18-30)

他们就在那里钉他十字架上,还有两个人和他一同钉着,一边一个,耶稣在中间 (18)。“他们”指罗马兵 (19:23) 。他们是彼拉多的部下,更是犹太人雇用的杀人团。“耶稣在中间”表示“祂不但是和两边的强盗同类,且是比他们 ( 两个强盗 ) 更可恶的” (Calvin)。

耶稣的十字架证明:

人是完全堕落的,世人比禽兽更凶恶。

耶稣背负了我们的罪,祂在人和神面前成了罪人。

神恨罪,耶稣虽然是神的儿子,但让祂受痛苦。

耶稣的十字架显示神的爱和咒诅 ( 赛 53:4)。

十字架上的耶稣表示祂三方面的工作。

挂在空中的耶稣是在人和神中间唯一的中保 ( 提前 2:5) 。耶稣又是救主。当一个强盗向耶稣求救时,祂立刻拯救了他。耶稣又是审判主,因为祂离弃了那仍然批评耶稣的另一个强盗。

一个名号。

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19)。这句的原文按顺序排列的英文是:

JESUS THE NAZARENE THE KING OF JEWS

耶稣 那 拿撒勒人 那 王 犹太人的

当时的罗马人把人钉十字架时,都要挂一个名号在罪犯的头项上,所写的是罪犯的名字和罪目,如此才能避免一些人的误会和批评。耶稣也不例外。“名号”的原文 (titlos , title) 意为标题,或名牌。耶稣的名牌是非常的奇妙:有名称,有职位,但没有罪目。这样的耶稣还要被钉吗?是的,那是因为我们的罪目。在此比较四福音书所说的耶稣的名号。

马太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 ( 太 27:37)。

马可说,“犹太人的王” ( 可 15:26)。

路加说,“这是犹太人的王” ( 路 23:38)。

约翰说,“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 约 19:19)。

虽有不同的表现,但共同点是“犹太人的王”。彼拉多原来不知道耶稣是犹太人的王 (18:29,33,35) 。但神藉着祂的主权,指导彼拉多的笔 (guided the pen of Pilate) ,叫他写成“犹太人的王”,是要高举祂儿子的圣名 (Calvin) ,有时我们看到只有四个字 (I.N.R.I) 的耶稣的名牌,是拉丁文 Iesus Nazarenus , Rex Iudaeorum 的简写,意思是耶稣拿撒勒人,王犹太人。这拉丁文名号乃是根据本节的 (19) 。约翰所写的名号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当时他和耶稣的母亲站在那十字架的旁边 (19:26,27)。

1) 三样文字写的 (20)。惟独本卷说“三样文字”的事,“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是因逾越节,从各地聚集来的人多,“与城相近”表示耶稣被钉的地方不是城内,乃是城外 ( 来 13:12,13) 。犹太人认为耶稣没有资格死在那圣城内,所以把祂丢在城外,是羞辱祂的另一罪行。“三样文字”的意义:

希伯来 (Hebraisti , in Hebrew) ,可代表世界的宗教和教义。

罗马 (Romaisti , in Latin) ,可代表世界的政治和律法。

希利尼 (Hellenisti , in Greek) ,可代表世界的文化和哲学。彼拉多想要公开的羞辱耶稣。圣灵却指导他使他向全世界的人宣告耶稣为神的儿子 (Calvin) 。上述的三国可代表当时的全世界。三样文字暗示犹太人的王耶稣就是犹太人所盼望的弥赛亚,更是统治“各族、各方、各民、各国 ( 启 5:9) 的万王之王”。

2) 祭司长的抗议。

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王 (21)。祭司长如此抗议,因为他们知道“犹太人的王”就指“犹太人的弥赛亚” ( 出 15:11 ,诗 2:6 , 45:1,2 ,赛 9:7 , 32:1 ,耶 23:5 ,何 3:5 ,亚 9:9)。“犹太人的王”就是“犹太人的弥赛亚”之别名。

3) 彼拉多拒绝。

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了 (22)。这节的原文是:

ho gegrapha , gegrapha

what I have written , I have written.

什么 我已经写了, 我已经写了。

当他审判耶稣时,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结果,他听了犹太人的话,现在就不一样,因为神在控制彼拉多。在此彼拉多无意中用代表世界的三样文字,向全世界的人,大大的宣传了耶稣就是弥赛亚。

拿耶稣的衣服。

兵丁既然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衣服分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他的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 (23)。原来富足的神子为我们成了贫穷 ( 林后 8:9) 。当时人子在地上,其实在天上都没有立足的地方。在祂身上一无所有,就连自己的身体也当作挽回祭 ( 罗 3:25) 。罗马兵丁四人成为一组,还有一个百夫长 ( 可 15:39) 。他们把耶稣钉死之后,把祂的衣服拿走,是圣经曾经预告的事 ( 诗 22:18) 。有一位学者 (Dr.J.P.Free) 说,旧约圣经对耶稣所说的预言中按字成就的共有 332 件。拿耶稣的衣服是其中的一件。如此证明耶稣就是神所差遣的弥赛亚。杀了弥赛亚,只拿祂的衣服是无用的。

兵丁果然作了这事 (24)。他们作了诗 22:18 所说的事。耶稣的内衣也被人拿走了,证明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是上下被脱,一丝不挂的裸体。创造万有的神子,如此受羞辱的目的: a. 为成就神旨; b. 为成为我们的圣衣 ( 加 3:27) ; c. 为完成祂的荣光 (no cross , no glory)

耶稣的孝顺。

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他的母亲,与他母亲的妹子。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 (25)。这节说,四位姐妹和约翰站在十字架旁边。上两节 (23,24) 说,四个兵丁和一个百夫长在十字架下面。如此表示真爱耶稣的人和铁石心肠的人成了对比。其他的人都在远远的站着,或逃跑了,因为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不是观看的对象。“祂母亲的妹子”是约翰 ( 使徒 ) 的母亲 ( 太 27:56) 撒罗米 ( 可 15:40)。“革罗罢的妻子”可能是雅各和约西的母亲 ( 太 27:56) “抹大拉的马利亚”是被七鬼受过苦的姐妹 ( 路 8:2)。

1) 在痛苦当中。

母亲,看你的儿子 (26)。耶稣在痛苦的十字架上,还在挂念祂母亲的前途。那时约瑟已过世,她其他的儿子还不信耶稣是弥赛亚。所以耶稣叫祂年轻的使徒约翰照顾祂的母亲。

2) 为神的荣耀。

看你的母亲 (27)。当时耶稣还有四位肉体上的弟弟 ( 太 13:55) ,但耶稣没有提及他们,反而把祂的母亲托付给祂亲爱的使徒约翰。耶稣都不考虑到祂弟弟们的面子,只考虑神的荣耀,孝顺绝不是荣耀人的,乃是荣耀神的 ( 弗 6:1) 。约翰立刻把耶稣的母亲接到自己家里去了。

耶稣的渴。

我渴了 (28)。耶稣说了这话不是要表示祂的痛苦,乃是要应验神的话,“耶稣知道各样的事”表示祂是无所不知的神子 (1:42,47,48 , 2:24,25 , 5:6 , 6:64 , 16:30 , 21:17 等 ) 。符类福音说,在耶稣说这句(我渴了)前面,还有天地黑暗的事,和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的事 ( 太 27:45,46) 。因为祂出血过多,所以感受到渴死的痛苦。祂原来是我们的生命水,是生命水的泉源。祂口渴了的结果,是要叫我们永远不渴 (4:14 , 6:35)。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 (29)。当神子口渴时,得不到水,为了说话,只好接受醋。耶稣拒绝了太 27:34 所说的那种酒,因为它是麻醉用的。但耶稣受了这醋,因为祂的口太干涸无法说话。当时祂还要说两句话。看一节。“牛膝草”是苇子 ( 太 27:48) ,是长高约四尺的草。如此才能知道那十字架的高度。

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 (30)。耶稣说,“成了”之后,还要说,最后的一句话。“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 ( 路 23:46) 。耶稣为要说完这句话,不得不接受那醋。“成了”的原文 (tetelestai , it has been finished) 意为结束了。基督背着十字架所完成的是:

1) 律法对罪人所说的一切咒诅,祂都接受了 ( 加 3:13)。

2) 圣父所托付祂的救赎工作,祂都完成了 ( 启 1:5)。

3) 父神对祂的儿女所应许的救恩,祂都成就了 ( 太 1:21)。

在此确认十架七言:

A 、黑暗以前

1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 路 23:34)

2 、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 路 23:43)

3 、母亲,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 ( 约 19:26,27)

B 、黑暗当中

4 、以利,以利,拉玛撒巴各大尼 ( 太 27:46)

C 、黑暗以后

5 、我渴了 ( 约 19:28)

6 、成了 ( 约 19:30)

7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呀 ( 太 23:46)

( 以上参考李相根注释 337-338 页 )

(3) 耶稣的死 (19:30-37)

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上帝了 (30)。“低下头”证明祂死了。之前,祂说了最后的一句话 ( 路 23:46)。“交付”的原文 (paradidwmi , to give over , hand over , deliver up , commit , intrust) 意为交给、移交、交出、交付、委托、信托等,表示基督的死绝不是被动的,乃是主动的。如此才能成就 10:18 的话。按圣父的旨意,祂主动的把自己献给神 ( 来 7:27 , 9:14) 。这节证明神的儿子代替我们忍受了一切的痛苦就是祂的全胜 (Calvin)。“灵魂”的原文 pneuma 意为风 (3:8) ,心灵 (4:23) ,圣灵 (1:32,33 等 )。

耶稣的骨头 (19:31-33)。

1) 安息日比耶稣大。

犹太人因这日是预备日,又因那安息日是个大日,就求彼拉多叫人打断他们的腿,把他们拿去,免得尸首当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 (31)。“预备日”是礼拜五,是耶稣被钉的日子。“安息日是个大日”,因为是逾越节 (Pasxa ,参考 18:28 的注 ) 中的安息日。这“安息日”是大的,因为是旧约时代最后的安息日。耶稣在“七日的头一日”复活了。“七日”就是礼拜六。“头一日”是礼拜天。从此以后,教会就不守犹太人的安息日。我们正守礼拜天为“主日” ( 启 1:10) 。当安息日把尸首留在十字架上是律法所禁止的 ( 申 21:22,23) 。把人钉死了,还觉得不够,还要打断人的腿。犹太人爱安息日或仪式,但不爱安息日的主人 (12:8)。

兵丁来 (32)。按彼拉多的命令,兵丁 ( 复数 ) 来打断了两个强盗的腿。听说,有些人二、三天还不死。十字架刑真是可怕的。

2) 耶稣的腿不打断。

只来到耶稣那里,见他已经死了,就不打断祂的腿 (33)。耶稣“已经死了”的原因:

a. 祂的身体极度受苦,尤其对鞭打方面,犹太人的鞭打是每次四十,减去一下 ( 林后 11:24) ,但罗马人的是无限的。耶稣在被钉之前,祂的身体已经是个半死的了 ( 赛 53:5 ,太 27:26)。

b. 祂自己把灵魂交付给父神 (16:18)。

c. 这是神奇特的护理 (very extraordinary work of the providence of God)(Calvin) 。神完全控制了兵丁的动作,而保护自己的爱子。

d. 为要应验神的话 ( 诗 34:20) 。神护理宇宙的目的乃是要成就自己的话,来得着自己的荣耀 ( 赛 29:23 , 43:7)。

耶稣被扎 (19:34-37)。

唯一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 (34)。这节证明基督的死,和祂的救赎。被扎的耶稣没有任何动作,证明祂正是死的。“有血和水流出来”也证明祂的死。因此祂的腿没有打断。如此正确的成就了出 12:46 ,民 9:12 的预言 (19:36) 。对“血和水”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在此我们要接纳加尔文 (Calvin) 的说法。他说,“血”表示基督的赎罪,“水” 表示祂的洁净。“ By these words he means that Christ brought the true atonement and the true washing. ”这 washing 就是 sanctification。

看见这事的那人就作见证… … 叫你们也可以信 (35)。这节充分表示使徒约翰的心愿: a. 叫我们信他正是看见耶稣被钉死的目击者; b. 叫我们信他所作的见证是真实的; c. 叫我们信那被钉死的耶稣就是神子基督 (20:31)。

耶稣成就了。

这些事成了,就应验了以下两句话。

1) “他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 (36) ( 出 2:46 ,民 9:12)。

2) “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 (37)( 诗 22:16 ,亚 12:10)

使徒又把这节记在启 1:7 来证明耶稣是基督。“所扎的人”是逼迫耶稣者的总称。

(4) 耶稣的安葬 (19:38-42)

约瑟的服事。

有亚利马太人约瑟 (38)。“亚利马太” (Arimathea) 可能是古代的拉玛琐非 ( 撒上 1:1) ,是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 32 公里的地方 (Hendriksen) 。约瑟为人如下:

1) 耶稣的门徒。“暗暗的作门徒”因为他怕犹太人。

2) 他是个财主 ( 太 27:51)。

3) 尊贵的议士 ( 可 15:43) 。公议会的会员,等候神国的。

4) 是善良公义 ( 路 23:50) 。众人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

5) 勇敢的信徒。除了约翰以外,其他的门徒都逃跑了,因为当时若有人信耶稣,就会面临生命危险,但约瑟勇敢的出面,领去了耶稣的身体。

尼哥底母的奉献。

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 (39)。尼哥底母也是暗地里信耶稣的官 (3:1 , 10) 。如此看来,当时有好些暗暗的信耶稣的官长 (12:42) 。这两位都是富有的财主,且是公会的成员。尼哥底母所奉献的“约有一百斤”是没药和沉香混合的。“没药”是一种防腐剂,“沉香”是香料。基督的死完全改变了这两位的信心,使他们公开的服事他们的救主。基督藉着祂的死所改变的人比祂生前的更多。

裹好身体。

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 … 加香料裹好了 (40)。他们用细麻布加上香料来裹好耶稣的身体证明以下真理。

1) 上帝的主权。

耶稣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祂的死罪。又交给外邦人将祂戏弄,鞭打,钉在十字架上 ( 太 20:18-19) 。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 太 20:45 ,可 14:41) 。人子必须被交在罪人手里,钉在十字架上 ( 路 24:7) 。兵丁来,把头一个人的腿,并第二个人的腿,都打断了 (19:32) 。耶稣的身体虽然是被打受伤了 ( 赛 53:5) ,但祂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 (19:36) 。这完全是神藉着祂的主权保全了祂独生子,使万民都知道祂就是神的羔羊。

2) 信实的救主。

基督照圣经所说,降世为人,照自己所说 ( 太 20:17-19) ,被钉死了。祂明明知道十字架的苦难是难受的痛苦 ( 太 26:39 , 42) ,但祂照着圣父的旨意“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 腓 2:8) 。那裹好的身体证明祂是信实的救主。

3) 荣耀的君王。

耶稣的身体虽然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裹好了,但在第三天,神要叫裹好的耶稣从死里复活,来证明祂绝不是一般的犹太人,乃是神的儿子 ( 罗 1:4) , 荣耀的 君王 ( 徒 5:31) 。这位复活的君王就是新天新地的君王。

耶稣的安葬 (19:41-42)。

1) 地点。

有一个园子 (41) 。这个园子位于耶稣钉十字架的地方。耶稣被钉死的地方就是各各他 (19:17) ,但“各各他”的位置是不明的,所以这个园子的位置也是难定的。反正离各各他不远的地方是对的 (19:42)。

2) 坟墓。

有一座新坟墓 (41)。a. 是约瑟自己的,当时富人都有自己的坟墓 ( 太 27:60) ; b. 是新的,因为从来没有葬过人; c. 是挖在磐石里的; d. 墓门口是用大石头来封住的。

3) 时间。

只因犹太人的预备日 (42)。“预备日”是礼拜五,安息日是礼拜六。这安息日是从礼拜五的下午六时开始,所以在礼拜五的下午六时以前要结束安放耶稣身体和一切工作。从耶稣的死到安息日只有三个小时,因此他们没有时间把耶稣的身体运到远的地方,这都是照神的预言而结束的 ( 赛 53:9)。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