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圣经教义 > 《系统神学》伯克富/著
伯克富教会论
《末世论》
原著:路易斯.伯克富(Louis Berkhof)
目  录
第一部分 个人性的末世论
第二部分 普遍性的末世论
 
赎罪论
赎罪论
伯克富基督论
伯克富基督论
 
第二部分 普遍性的末世论
第3章 死人复活

对基督第二次降临的讨论,自然会引人思考与之同时发生的事件。其中首先要探讨的就是死人复活,或者,它有时也被称为“身体的复活”。

一、复活教义的历史

在耶稣的时代,犹太人当中对于复活有不同的观点。尽管法利赛人相信复活,撒都该人却不信(太二十二23;徒二十三8)。保罗在雅典谈论复活时,遭到了讥诮(徒十七32)。一些哥林多人否认复活(林前十五章),而许米乃和腓理徒认为复活是完全属灵的,断言复活已经是过去的历史(提后二18)。克理索是基督教最早期的反对者之一,尤其使复活的教义传为笑柄;而诺斯底主义认为物质具有与生俱来的邪恶,自然就否认复活的教义。俄利根捍卫这项教义,以对抗诺斯底主义和克理索,但是却不相信存放在坟墓中的身体会复活。他将复活的身体描述为一个新的、改良的、属灵的身体。尽管一些早期教父和他有同样的观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强调,现今的身体与复活的身体是完全相同的。教会在《使徒信经》中已经表明自己相信肉身(oápξ(sarx)的复活。奥古斯丁起初倾向于认同俄利根的观点,但是后来则采用了流行的观点,尽管他认为没有必要相信,目前在身高和体型上的差异会延续到未来的生命。耶柔米强烈坚持现在的身体和将来的身体是一样的。两位贵格利(编按:大贵格利与女撒的贵格利)、屈梭多模、和大马士革的约翰所代表的东方教会,比西方教会更倾向于采用一种较属灵化的复活观念。那些相信一个即将到来的千禧年国度的人,提到一种双重的复活,义人要在千年统治的开端复活,而恶人要在千年统治的末尾复活。在中世纪时期,经院神学家对身体复活作出大量的揣测,但他们的揣测大多富于想像,因此没有什么价值。阿奎那似乎特别对复活身体的性质、复活的次序和方式拥有特别的资讯。宗教改革时期的神学家一般都同意,复活的身体和现在的身体是完全相同的。教会一切重要的信仰告白也都认为,普遍的复活是和基督的第二次降临、最后的审判、世界末日同时发生的。这些信条并没有用一千年的时间将这些事件分割开来,例如,义人的复活和恶人的复活,基督的再临和世界的末日。另一方面,前千禧年主义者坚持认为这种分割是存在的。在理性主义的影响下,并且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更加凸显出复活的教义所背负的一些难题,因此,现代的宗教自由主义否认肉体的复活,并且将圣经对复活的描述解释为象征式的描述,意指人死后,人的整个位格会继续存在。

二、复活的圣经根据

1.旧约圣经

人们有时候会说,旧约圣经根本没有提到死人复活,或者它只出现在后期的书卷中。相当普遍的看法认为,以色列人的复活观念是从波斯人那里借用过来的。麦敬道说:“有强烈的证据支持一个假说,即复活的观念是从波斯进人以色列人的思想中的。”[1]威廉·布朗也以类似的思想脉络说道:“个人复活的教义最早是在被掳之后出现在以色列人当中的,很可能是由于波斯人的影响。”[2]萨蒙德也提到这种观点,但是宣称这种观点并没有足够的根据。他说:“旧约圣经的神论本身就足以解释旧约圣经对未来生命的观念的整个历史。”[3]狄朋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以色列人所接触的民族中,没有一个民族的复活教义能够作为以色列现存的复活教义的范本;旧约圣经所表达出来的对复活的信仰,并不是基于外邦人的宗教,而是基于以色列的神的启示。[4]在众先知的时代以前,我们确实没有发现有关死人复活的清楚陈述,尽管耶稣认为出埃及记三章6节已经暗示过这一点(参:太二十二29~32);希伯来书的作者表示,连族长们也都盼望死人复活(来十一10、13~16、19)。圣经并不乏早在被掳之前人们已经相信复活的明确证据。一些提到从(secol,“阴间”)蒙拯救的经文也暗示这一点(诗四十九15,七十三24~25;箴二十三14)。约伯记十九章25~27节的著名论述也暗示这一点。此外,以赛亚书二十六章19节(根据一些鉴别学者,这是一处较晚期的经文)和但以理书十二章2节也清楚地教导这一点,以西结书三十七章1~14节可能也暗示复活的教义。

2.新约圣经

正如人们可能预期的,与旧约圣经相比,新约圣经有更多提到死人复活的经文,因为新约圣经以耶稣基督的复活作为神对复活教义的启示的巅峰。与撒都该人否认复活教义相反,耶稣根据旧约圣经为死人复活的教义辩护(太二十二23~33和平行经文;参:出三6)。此外,在约翰福音五章25~29节,六章39、40、44、54节,十一章24~25节,十四章3节,十七章24节,耶稣非常清楚地教导这项伟大的真理。新约圣经描述复活教义的典型经文是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其他的重要经文有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13~16节;哥林多后书五章1~10节;启示录二十章4~6节(属于模棱两可的解释)和二十章13节。

三、复活的性质

1.它是三一真神的工作

复活是三一真神的工作。在一些例子中,圣经只简单告诉我们,神使死人复活,没有具体说是谁(太二十二29;林后一9)。然而,更具体来说,复活的工作尤其被归给圣子(约五21、25、28~29,六38~40、44、54;帖前四16)。圣经也间接地将复活说成圣灵的工作(罗八11)。

2.它是有形体的或身体的复活

在保罗的时代,一些人认为复活是属灵的(提后二18)。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只相信属灵的复活。但圣经非常明确地教导身体的复活。基督被称为复活“初熟的果子”(林前十五20、23),“从死里首先复生的”(西一18;启一5)。这暗示,神子民的复活将要像他们在天上的主一样。基督的复活是身体的复活,因此信徒的复活也将是身体的复活。此外,基督所作成的救赎也被认为包含了身体(罗八23;林前六13~20。圣经在罗马书八章11节明确地告诉我们,神将要借着祂的灵使我们必朽坏的身体复活。而很明显的,使徒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想到的主要就是身体(尤其参:35~49节)。根据圣经,将来会有身体的复活,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全新的创造,而是一个在根本意义上与现在的身体完全相同的身体。神不会为每个人创造一个全新的身体,而是要使存放在地下的每一个身体复活。这不是只从“复活”一词作出的推断,而是罗马书八章11节;哥林多前书十五章53节清楚陈述的,使徒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36~38节所使用的种子撒在土里的比喻,也进一步暗示这一点。此外,基督,即复活初熟的果子,斩钉截铁地向门徒证实了祂的身体和以前的身体是完全相同的。与此同时,圣经也清楚地表明,复活的身体将要发生极大的改变。在复活和升天的过渡时期,基督身体尚未得到完全的荣耀;然而,它已经经历相当大的改变。保罗也提到将要发生的改变,他说所种的种子和所收的并不是同样的形体;我们也绝不会想要从地里收取与种子完全相同的果实。然而,我们确实盼望收取在根本意义上与储存在地下的种子完全相同的果实。尽管所播撒的种子和从其中结出的新种子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但是两者之间仍然有相当大的差异。使徒说:我们必要改变,“因为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编按:林前十五53)。“所种的是必朽坏的,复活的是不朽坏的;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编按:林前十五42~44)。改变与保留一致性并不是互相矛盾的。科学告诉我们,连我们身体中的所有分子都会每七年就完全改换一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仍然是同样的身体。旧的身体和新的身体之间会有某种形体上的关联,但是圣经并没有告诉我们这种关联的性质是什么。一些神学家说,新的身体是从旧身体中存留下来的胚原基发展而来的;另一些人则认为存留下来的是身体的组织原则。俄利根也曾构想过类似的观点;凯波尔和密立根亦然。如果我们将这一点谨记在心,这个针对复活教义提出的古老反对意见——即身体不可能复活,它不可能由人死前构成身体的相同分子构成,因为这些分子已经转化为其他的存在形式,可能已经进人其他成千上百个身体之中——就完全丧失其效力了。

3.义人和恶人都要复活

根据约瑟夫(Josephus)的说法,法利赛人否认恶人会复活。[5]灵魂寂灭说和有条件的灵魂不朽说——至少在它们的一些形式上——都否认恶人的复活,并且教导恶人会彻底灭绝,许多神学家接受这种观点,基督复临主义(Adventism)和千禧年曙光派之类异端也支持这种看法。他们相信恶人的完全毁灭。有时候会有人断言,圣经并没有教导恶人复活的教义,但这显然是错误的(但十二2;约五28~29;徒二十复四15;启二十13~15),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圣经并没有凸显恶人的复活。复活的救恩论层面显然被摆在最凸出的地位上,而这仅仅与义人的复活有关。与恶人不同,他们是复活的受益人。

4.复活对义人和不义之人具有不同的意义

薄瑞肯瑞琪引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 22 节证明,圣徒和罪人的复活都是由基督赚取的。但我们很难否认,这节经文的第二个“众人”,只有指“在基督里的众人”,才是指所有的人。这里的复活被形容为与基督有生命联合的结果。但是,肯定只有信徒与基督之间有这种生命的关系。恶人复活不能被视为基督的中保工作所赚得的祝福,尽管它有间接的关联。它是神延迟向人执行死刑的必然结果,这使救赎工作成为可能。这种延迟导致暂时的死亡和永恒的死亡之间会有相对性的分离,带来一种中间状态。在这些情况下,恶人从死里复活就成为必要,好叫死亡以最大程度和全部分量施加在他们身上。恶人的复活并不是救赎的行动,而是神至高主权的公义。义人的复活和不义之人的复活有一个共通点,即他们的身体和灵魂都会再次联合。但是义人复活的结果是完美的生命,而恶人复活的结果是死亡的极度刑罚(约五 28~29)。

四、复活的时间

1,前千禧年主义对复活时间的看法

前千禧年主义者的普遍意见是,圣徒的复活和恶人的复活之间相隔一千年。他们几乎将此视为不证自明的真理,认定这两类人不可能同时复活。不仅如此,如今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类前千禧年主义主张基督的双重再临,甚至感觉有必要假定第三次的复活。前面所有时代的圣徒和现今时代的圣徒,都要在基督再临时复活。那些还活着的人要在一瞬间改变形象,在一眨眼之间。但是在基督再临之后的七年里,许多其他的圣徒会死亡,尤其是在大灾难期间。这些人也必须复活,而他们的复活会发生在主显现的那日,也就是基督再临七年之后。但是前千禧年主义者在这里停下来也是不合理的。既然世界末了的复活是为恶人保留的,因此必定有另一种复活,是保留给在千禧年期间死亡的圣徒的,他们的复活会先于恶人的复活,因为这两类人不可能同时复活。

2.圣经对复活时间所作的一些暗示

根据圣经,死人复活与基督再临、主的显现或主的日子、世界末日是同时发生的,死人复活之后,紧接着就是最后的大审判。圣经肯定不支持前千禧年主义对这项教义所作的划分。圣经中若干地方都将恶人的复活和义人的复活描绘为同时发生的(但十二2;约五28~29;徒二十四15;启二十13~15)。所有这些经文都将复活说成单一事件,丝毫没有暗示义人的复活和恶人的复活之间会相隔一千年。但是,支持两者同时发生的经文还不止这些。在约翰福音五章21~29节,耶稣将复活的思想(包括义人的复活)和审判的思想(包括恶人的审判)结合在一起。此外,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7~10节清楚地描绘,基督的再临(第10节)、显现(第7节),和恶人受审判(8~9节)是同时发生的。如果情况不是如此,这里的说法似乎就失去了意义。此外,信徒的复活与主的第二次降临是直接相连的(林前十五23;腓三20~21;帖前四16),圣经也描绘,复活会发生在世界的末了(约六39~40、44、54),或发生在末日。这意味着,信徒将要在末日复活,末日也就是主降临的日子。信徒的复活并非发生在末日降临的一千年以前。庆幸的是,好几位前千禧年主义者并不接受三重复活的理论,但他们仍然坚持双重复活的教义。

3.探讨支持双重复活教义的论据

A.强调的重点放在一个事实上,即尽管圣经笼统地将复活说成twvvEkpv(tōnnekrōn),也就是“死人的”复活,但是却反复地将信徒的复活说成èx vExpv(eknekrōn),也就是“从死里”复活。前千禧年主义者将这种表达法翻译为“从死人当中”复活,这样就会是暗示,许多死者仍然留在坟墓中。赖福特(Lightfoot)也断言这个表达法是指信徒的复活,但是甘乃迪(Kennedy)说,“绝对没有证据支持这种明确的断言。”这也是魏司坚博士仔细研究相关经文以后所得出的结论。大致而言,我们可以说,假定aváotaog twv vexpwv(hē anastasis tōn nekrōn)这种表达法应当 翻译为“从死人当中复活”,是毫无根据的。标准的词典完全没有这种翻译;克里默与寇格尔将这种表达法解释为是指“从死亡的状态中”复活,这似乎才是最自然的解释。应当注意的是,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保罗是互换使用这些词汇的。尽管只说到信徒的复活,保罗显然并没有想要强调,信徒的复活具有特殊的性质,因为他反复地使用较一般性的语词(林前十五 12~13、21、42)。[6]

B.前千禧年主义也诉诸于一些特殊的表达法,例如“更美的复活”(来十一35), “复活得生”(约五29), “义人复活” (路十四 14), “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帖前四16)——这些都单指信徒的复活。这些表达法似乎将义人的复活划分开来,当作是分开的部分。但是这些经文只能证明,圣经将义人的复活和恶人的复活作了区分,而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会有两次复活,而且两次复活中间相隔一千年。在其发动原则、本质属性和最终结果上,神的百姓的复活和非信徒的复活确实是不同的,因此,它确实可以被描述为不同的复活,而且远比恶人的复活更值得人渴慕。前者确实会拯救人脱离死亡的权势,但后者却不会。尽管非信徒复活了,他们本质上仍停留在死亡的状态中。

C.前千禧年主义者用来支持双重复活最重要的证明经文之一,是哥林多前书十五章22~24节: “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祂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再后,末期到了,那时,基督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都毁灭了,就把国交与父神。”他们认为此处经文暗示了复活的三个阶段,那就是:(1)基督的复活;(2)信徒的复活; (3)复活的末了(照他们的解释),即恶人的复活。席尔弗(Silver)相当生动地描述如下: “在复活当中,基督和许多在耶路撒冷城中或耶路撒冷周围复活的人会显现,成为第一支队伍。超过 1,900年之后, “在祂来的时候,……那些属基督的,会显现,成为第二支队伍。“再后,,但并非马上, “末期到了, (24节),也就是最后一大群,像是由被遗弃的受造物所组成的一支队伍,会结束这场游行。”[7]必须注意到, “并非马上”的观念已经被带进原文里。这个论据是说,因为第23节的(epeita,以后)是指至少 1,900 年之后的一段时间,而第 24 节的单词(eita,再后)是指1,000年之后的一段时间。但这仅仅是一种假设,没有任何证据。(epeita)和(eita)这两个词确实是指同一件事,但它们都不必然暗示一段漫长的、夹在中间的时期。请留意(epeita)在路加福音十六章7 节和雅各书四章 14 节的用法,和 εita (eita)在马可福音八章 25 节;约翰福音十三章 5 节,十九章27节,二十章27节的用法。这两个词都可以用来代表立刻就要发生的事情,或是代表只会在一段时期之后才发生的事,因此,假定信徒的复活与末日之间要相隔一

段很长的时间,纯粹是一种假想。另一种毫无根据的假设是:“末期”是指“复活的末了”。但是根据圣经的类比,它乃是指向世界的末了,终末的成全,那时,基督要把国交与父,并将一切的仇敌都放在祂的脚下。这是一些注释家所采用的观点,例如:奥福德郭德赫治、巴赫曼(Bachmann)芬德磊(Findley)罗勃晨与布鲁默(Plummer) 和爱德华滋。[8]

D.前千禧年主义者诉诸的另一处经文是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16节,“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他们由此推断,那些尚未在基督里死去的人将要在后来的日期复活。但是,很明显地,这不是使徒心里想到的对比。接下来的陈述并不是:“之后那些尚未在基督里死去的人将要复活”,而是“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贝德伍(Biederwolf)曾坦率地承认这一点。[9]在这节经文和之前的经文中,保罗仅仅说到信徒的复活,恶人的复活根本不在保罗讨论的范围内。

E.前千禧年主义者所提到的最重要的经文是启示录二十章4~6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这是头一次的复活。其余的死人还没有复活,直等到那一千年完了。”在这里,第5、6节提到了头一次的复活,有人说,这是暗示着将会有第二次的复活。但是,假设作者在这里所说的是身体的复活,是非常可疑的。第4~6节的场景显然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天上。这里所使用的语词也并没有暗示身体的复活。先见(the seer)并没有提到复活的人或身体,而是提到“复活的”和“作王的”灵魂,而且他称他们“都复活了,并与基督一同作王”为“头一次的复活”。魏司坚博士主张,这些话——即“这(强调用法)是头一次的复活”——甚至可能是“直截了当地否认对相同语词的一种更现实的(千禧年式的)解释”。[10]这里的表达法很有可能是指,圣徒在死亡那一刻,灵魂进入与基督同在之生命的荣耀状态中。约翰的启示录是一本充满象征的书,缺乏双重复活的观念,很可能会使我们感到犹豫不决,不敢肯定在这样晦涩含糊的经文中会有双重复活。无论圣经在何处同时提到义人和恶人的复活(例如:但十二2;约五28~29;徒二十四15),圣经从来没有包含丝毫的暗示,说义人的复活和恶人的复活之间相隔一千年。另一方面,圣经确实教导,复活将要发生在末日,之后紧接着就是最后的审判(太二十五31、32;约五27~29,六39、40、44、54,十一24;启二十11~15)。

---------------------------------------------------
1.Mackintosh, Immortality and the Future, p. 34.
2.William Adams Brown, Christian Theology in Outline, pp. 251f=蒲郎著,邹秉彝译,《基 督教神学大纲》(香港:香港圣书公会,1953)。
3.Salmond, The Christian Doctrine of Immortality, pp. 221 f.
4.De Bondt, Wat Leert het Oude Testament Aangaande het Leven na dit Leven, pp. 263 f.
5.约瑟夫,《犹太古史》(Josephus,Ant.)XVIII.1,3;《犹太战记》(Wars)II.8.14。
6.也可参考Waldegrave, New Testament Millenarianism, pp. 575 f。
7.Silver, The Lord's Return, p. 230.
8.如需对整个话题的进一步探讨,可参考Salmond, Christian Doctrine of Immortality, pp. 414 f.; Milligan,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pp. 64 ff.; Vos, Pauline Eschatology, pp. 241ff。
9.Biederwolf, Millennium Bible, p. 472。
10.Vos, Art. "Esch. of the N. T."in ISBE.

进深研究问题:

《使徒信经》所说的是身体的复活,还是肉体的复活?你会如何解释其中一个转变到另一个?

除了基督再临和基督显现时所出现的义人复活之外,是否所有的前千禧年主义者都必须假定有另一次的义人复活?

前千禧年主义者如何将但以理书十二章2节解释为支持双重复活的论据?他们如何从腓立比书三章11节寻找支持双重复活的论据?

当代自由派反对形体复活的教义的主要论据是什么?

当保罗说复活的身体是(sōma pneumatikon,灵性的身体,林前十五 44)时,是什么意思?

参考书目:

Bavinck, Geref. Dogm. IV, pp. 755-758, 770-777.

Kuyper, Dict. Dogm., DeConsummatione Saeculi, pp. 262-279.

Vos, Geref. Dogm. V. Eschatologie, pp. 14-22.

ibid. The Pauline Eschatology, pp.

136-225. Hodge, Syst. Theol. III, pp. 837-844.

Dabney, Syst. and Polem. TheoL., pp. 829-841.

Shedd. Dogm. Theol. pp. 641-658.

Valentine, Chr. Theol. II, pp.414-420.

Dahle, Life After Death, pp. 358-368,398-418.

Hovey, Eschatology, pp. 23-78.

Mackintosh, Immortality and the Future, pp. 164-179.

Snowden, The Coming of the Lord, pp. 172-191. 1068

Salmond, The Chr. Doct. of Immortality, pp. 262-272,437-459.

Kennedy, St. Paul's Conceptions of the Last Things, pp. 222-281.

Kliefoth, Eschatologie, pp. 248-275.

Brown, The Chr. Hope, pp. 89-108.

Milligan.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 pp. 61-77.

<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