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频道 | 经典著作 | 圣经教义 | 释经研经 | 创造VS进化 | 奉献圣工 改革宗GAIGEZONG.COM
所在位置:首页 > 圣经教义 > 《真信心与得救确据》周必克(Joel Beeke) 著
真信心与得救
《真信心与得救确据》
——约翰书信注释
The Epistles of John
周必克(Joel Beeke) 著
目  录
 

第七章 爱心的验证

  “亲爱的弟兄啊,我写给你们的,不是一条新命令,乃是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见的道。再者,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惟独恨弟兄的,是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那里去,因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约翰一书2:7-11

  在这段经文中,约翰提出了将兄弟之爱作为自我省察的另一种验证方式。我们已经考察过了顺服的验证(约一2:3-6)。现在,约翰便开始着手探讨第二种验证,就是爱的验证。他接下来还会探讨另外三种验证:信仰经历的验证(2:12-14),弃绝贪恋世俗的验证(或作“爱世界”,2:15-17),以及纯正信仰的验证(2:18-29)。诺斯替派和其他非信徒在这五种验证面前都败下了阵来。靠着恩典,真信徒却通过了所有这五种验证。

  在诸多方式中,彼此相爱乃是验证基督教信仰至关重要的方式。这种爱包括对他人的珍视和尊重,善待他人,为他人谋求最大的福利而不思回报。约翰整卷书信中都在强调这一主题,因为他知道,信徒之间若没有彼此相爱的心,便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相交。

  一条新下的旧命令

  首先,注意,约翰论到了爱的命令。“亲爱的弟兄啊,我写给你们的,不是一条新命令,乃是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约翰说到,“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见的道。再者,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2:7-8)。乍看起来,约翰在这里好像谈到的是不同的命令,即一条旧命令和一条新命令。但是,当你仔细地查考这段经文,并将它们与其他经文进行对比时,显然看出,约翰是从一种旧维度和一种新维度来探讨这条命令的。这是一条旧命令,在很久以前就发出了;但是,现在又有了另一个侧重面,因此看上去又是一条全新的命令。

  约翰在7节经文中说,这条命令在以前就发出了。他的读者从一开始就听见过这条命令,意思是说,他们从自己基督徒生活的一开始就知道了这命令。他们从最初被带入福音中,就领受了彼此相爱的命令。但是,就另一重意义,亦即更重要的意义而言,整个属上帝的教会在历史上都领受了这命令。在《约翰福音》13章34至35节经文中,耶稣宣告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在《约翰福音》15章12节和17节,耶稣又补充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

  这条命令在旧约时代就已为众人周知。耶稣在对律法进行总结时,就引用了《申命记》6章5节的内容,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37-40)。

  因此,这是一条旧命令;但约翰接着又说它是一条新命令:“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在主[亦即,耶稣基督]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这条旧命令有了一种新的侧重,约翰说,因为它已经在基督里成全了,并在那些信他的人身上成全了。耶稣一生都显示出对上帝的爱和对他人的爱。应当思考,他是如何回应跟随他的那一小群门徒的。他们如何因为自己的不信、顽梗和迟钝来试探他。尽管他对这样的事情常常感到厌烦,但他还是耐心向他们表明了自己的爱,即便是对不认他的彼得,还有出卖他的犹大,也是这样。

  通过基督,这条爱的命令便有了一种更深的含义。耶稣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他爱自己的弟兄姐妹,甚至愿意为他们代死。他的爱一直延伸到各各他山的十字架那里。

  约翰接着说到,这爱不仅在基督的身上是显明的,而且“在你们身上”(8节),就是那些已被圣灵重生的人身上也是显明的。

  约翰写信给那些因为自己没有诺斯替派所宣称的那种伟大智慧和经历,就自觉低人一等的基督徒,使他们有确信。“我已经在你们的生命中看到了上帝更新的作为”,约翰对那些信徒说。“我已经看到这条命令在你们里面扎下根来。鼓起勇气来吧!”

  真基督徒明白,这条既古老又常新的命令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已经领悟到了信仰是如何改变他们与其他人的关系的。为什么呢?因为信上帝的人在渐渐明白上帝圣爱的过程中,便开始在人际关系中反映出上帝的爱来。在看到了上帝对他们的爱之后,他们便将这爱向他人表现出来。

  约翰接下来说,这种爱是可以施行出来的,“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8节)。正像耶稣来,驱走了预表与影像的旧时代,将上帝的爱和恩典带给了罪人一样,照样信徒内心的黑暗开始过去,真光开始照耀出来。

  上帝呼召基督徒要彼此相爱,正如基督爱我们一样。十字架显明了这位救主对我们长阔高深的爱;这条新命令就是要在这个堕落邪恶的世界上反映出上帝的爱来。正如《约翰一书》3章16节中所说:“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

  新约圣经在谈到兄弟之爱时,它所说的不仅仅是一颗同情的心,或是一种慈善的性情,或是甘心乐意施舍一些东西来帮助人。它乃是说一种自我牺牲、仆人的身份,就是“洗圣徒的脚”,就是甘愿为他人永恒的福祉舍命。

  这就是随着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到来而显明出来的新内容。圣父看到自己的儿女,便说:“无论你们做什么,都要彼此相爱。”上帝这样说,不是要他们彼此纵容,彼此感伤,或是对彼此的罪视而不见。他乃是指,我们必须要爱他人,甚至是为了弟兄姐妹的益处而舍命。啊,惟愿基督能对我们说话,就像约翰当时论到他的受书人一样,“我已经从你们身上看到了这条命令,我看到你们在必要的情况下,甚至愿意为弟兄的缘故舍命。”

  用这条命令来验证那些教师

  约翰现在将爱的验证用到了那些没有显出这爱的教师们身上。毫无疑问,约翰此处乃是指那些诺斯替派信徒,他们让那些基督徒自觉低人一等,以此来搅扰那些真基督徒。这些诺斯替派声称拥有大光明,但是他们的行为却与他们所宣称的不相称。他们并不爱那些凡宣告自己相信基督的人。因此,约翰在9节经文中说到:“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

  约翰乃是在肯定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9节中所说的:“论到弟兄们相爱,不用人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蒙了上帝的教训,叫你们彼此相爱。”换句话说,假如你已经蒙受了上帝的光照,那你就会愿意彼此相爱,因为上帝激发你去这样做。你并不需要别人告诉你这样。

  约翰在这里对这条教训作了引伸,假如你不爱教会里的弟兄姐妹,那你就不能说自己爱上帝。你若不爱基督里的弟兄姐妹,那便表明你不爱上帝。正如约翰所说:“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这一强有力的宣告,不仅定了诺斯替派教师信仰的罪,也合乎耶稣的教导,就是凡爱耶稣的,就必遵行他的命令。

  真假信徒的显明

  约翰提出了两个实例研究。首先,约翰所介绍的是当用爱的命令来加以验证时其见证便显为真的基督徒:“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10节)。

  这种基督徒,在自己的生命中认识了上帝的爱,并住在基督的光中,他爱自己的弟兄——亦即他属血气的弟兄,属灵的弟兄,作为自己邻舍的弟兄,以及工作单位和学校里的弟兄。他不是爱这位弟兄的罪,而是爱弟兄这个人和他的灵魂。因此,基督徒希望让自己的弟兄得到最好的东西。

  真基督徒“住在光明中”,意思是说,他生活在不断顺服爱的命令中。他不仅被带入到了光明中,而且也希望继续住在光明中。假如他陷入了罪中,尤其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陷入了罪中,那他就会竭力转回光中。他无法忍耐住在黑暗之中。真基督徒的标志就是:这人爱他的弟兄,并且愿意继续住在光中。

  真基督徒的另一个标志,在约翰看来,就是“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10节)。这就是说,真基督徒如此行事,并不会有任何故意的冒犯。他不会使他人绊跌,因为耶稣的道已经在他生命中完全了。缺少爱对基督徒相交会造成难以言表的伤害,并且会阻止处在这黑暗世界中的人们来听从上帝的圣言。

  你是不是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以致没有人能说“你拦阻了我来到上帝面前”呢?你有没有将人领到这位除去世人罪孽的上帝的羔羊这里呢?

  约翰所介绍的第二种人,乃是那种自称为基督徒却在爱的验证上失败了的人。约翰说到:“惟独恨弟兄的,是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那里去,因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11节)。

  对于这种假信徒,约翰告诉了我们三件事。第一,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9节)。他还没有被从黑暗的国度迁到光明的国度中。一个人自称是什么,或是知道什么,这并不重要;他可以像诺斯替派那样宣称,自己领受了很多光照,又知道很多的事情;但是,假如他的行为表明他恨恶自己的弟兄,那他就仍然活在黑暗的国度中。

  第二,那些假教师乃是行在黑暗中(11节)。凡不爱自己弟兄的,便是在顺从罪的律生活。他不能行在光明中,因为他没有一种新性情,使他行在光明中。这一点便在他的生活方式上显明了出来。

  第三,这样的人乃是瞎子。他既没有办法看见,也没有办法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往何处去,因为黑暗已经遮盖了他们的双眼。无论有多少光来照亮他的道路,他内心的黑暗仍然会使他的灵魂瞎眼,以致他只能四处跌跌撞撞。

  耶稣时代的法利赛人就是假教师。当耶稣告诉他们,他们乃是瞎子领瞎子的时候,他们就恼羞成怒。“你说的什么话?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耶稣之所以说他们瞎眼,乃是因为他们并不认识真理。他们宣称,自己知道关乎与上帝相交的一切事;但是,他们的生活却表明,他们并没有行在光明当中。他们对耶稣基督,上帝独生子的真理视而不见。因此,他们要在黑暗的道路上跌倒,并要一直跌到地狱中去。

  没有办法爱别人,乃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人们恼怒其他人。有的时候,憎恨和苦毒便占据了他们的内心。他们自称相信什么,这并不重要;那显明出来的是他们头脑中到底把什么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当他们去上班的时候,苦毒就重压在他们的灵魂上。当他们夜晚上床休息的时候,怒气便又冒了出来。这样的黑暗一直挥之不去,使他们对任何其他的事情都视而不见。这正是约翰此处所要告诉我们的。你若不爱基督里的弟兄姐妹,就仍行在黑暗中,这种黑暗便会弄瞎你的眼睛,使你看不到基督的光。

  借着这条命令来试验我们自己

  我们要么是在黑暗中,要么是在光明中。我们若不愿意爱其他人,那我们就是在黑暗中;但是,福音若打开了我们的心门,那它就会调整并重新塑造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去爱基督和其他人。这样的爱就是我们生活在光明中的明证。

  我们可以用这条爱的命令,通过追问下面这些问题,来验证我们自己:我们爱不爱自己的家人呢?我们有没有习惯性地每天向自己家人表明我们的善意呢?我们有没有充满爱的思念,出于爱心说话,并发出爱的行动呢?因为顺服上帝爱的命令,乃是从自己家里开始的。

  我们有没有爱教会里的弟兄姐妹呢,还是说,我们只是在忍耐他们呢?上帝命令我们尤其要爱信徒一家的人(加拉太书6:10)。

  我们是不是爱教会中的某些信徒,却不爱其中另一些人呢?我们如果说爱他们,那我们的祷告有没有表现出这一点呢?我们的心思有没有与其他人连接在一起呢,不仅是在我们的言语上,而且在我们的行为与态度上也是如此呢?我们有没有与哀哭的人同哭,与喜乐的人同乐呢?

  我们是否爱我们人类大家庭,爱我们的邻舍、同学、工友、老板呢?我们是否像那个好撒玛利亚人对待那个被打伤的人那样,来对待他们呢?约翰教导我们,假如我们忽略了自己患难中的邻舍,那我们就不能说自己如何爱上帝并行在光明中。我们若没有向自己邻舍显出爱心来,就仍行在黑暗中;我们若不悔改转向上帝,就会被它弄瞎眼睛,并被引入地狱中。

  最后,应当牢记两件事。首先,我们应当牢记,爱弟兄乃是一条命令,而不是一种意见。爱,最终不是一种出于情感的东西,而是一种出于顺服的东西。它是一种在爱的言语和行动中表现出的态度。

  爱,需要努力、决心、信心和上帝的恩典。但是,最重要的是,它需要一种对上帝给你的奇妙大爱的深刻意识。在你被上帝的爱打动以前,绝不可能在爱弟兄上有很大的进步。这种爱会成为我们爱其他有各样缺点的人的强大动力。你若被上帝对你这样一个只配丢进地狱的人的大爱征服,内心就会非常自然地流露出对他人的爱,就连对那些人格上不那么可爱的人也会如此。你对他们的爱会让你和其他人确信,你是属上帝的儿女(约一3:14)。

  其次,兄弟之爱在今生中是不可能完全的。每个属上帝的儿女在爱他人上都会感到自己有所欠缺。约翰也觉察到了这一点。黑暗渐渐过去,约翰在8节经文中说,但它还没有完全过去;真光已经照耀,但仍未达到完全的光明。罗伯特.坎德里什[1]在他的圣经注释中写道:“我们必须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黑暗对我来说,是一位恋恋不舍的朋友呢,还是一位离去的陌路人呢?”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在信徒生命中仍会有诱惑和隐藏着的网罗。这个世界中充满了诱惑,约翰说,但兄弟之爱却能保证你不会屈从于它们。你或许会认为,他可能会说,爱父上帝或爱基督就会让我们不致向诱惑让步。的确如此,但是约翰的重点在于:爱那属上帝的人会保守我们不致落入罪中,因为上帝愿意保守那些爱他儿女的人。

  因此,在这里还有一条住在光明中、作一名真信徒的明证。教会并不仅仅是聚集起来敬拜上帝的一群个体的人。教会乃是上帝的家。你是这家中的一员吗?你的生命显明你是这家中的一员了吗?

  [1].罗伯特.坎德里什(RobertCandlish,1806-1873),出生于爱丁堡,是苏格兰非常有能力的讲道人,著名神学家,其神学思想深受加尔文主义神学的影响,曾任爱丁堡圣乔治教区的牧师,后来建立了“自由教会”(Free Church)。在教会问题上,他主张:①会众有权选择自己的牧者,②教会在属灵事务上的独立性。——译者注

<<上一页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