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频道 | 经典著作 | 圣经教义 | 释经研经 | 创造VS进化 | 奉献圣工 改革宗GAIGEZONG.COM
所在位置:首页 > 圣经教义 > 《真信心与得救确据》周必克(Joel Beeke) 著
真信心与得救
《真信心与得救确据》
——约翰书信注释
The Epistles of John
周必克(Joel Beeke) 著
目  录
 

第二十章 凭信心胜过贪爱世界之心

  “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上帝儿子的吗?”——约翰一书 5:4-5

  基督徒的一生是一场争战。它要求人要进“窄门”,在每天的生活中要走“窄路”。基督徒的道路并非各种极端中的一条中间路线,而是在悬崖峭壁之间的一条窄路。它包括借着信心、依靠舍己来生活,并要在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打一场圣战。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呢,因为世人并不会公平地或光明正大地打仗,他们不同意停火,也不会签订和平协议。

  在这几节经文中,使徒约翰告诉我们,信徒如何靠着信心来胜过世界。我们来考察它的意思是什么,如何施行,以及如何使之持续下去。

  胜过世界的含义是什么

  在他的书信前面的内容中,约翰就鼓励我们要逃避贪恋世界之心。我们当时看到,贪恋世界之心从本质上讲乃是那心中无上帝之人的本质。凡属世界的人,便被属世的追求所辖制:追求享乐,私利和地位。我们生来就有一颗属世的心灵,“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罗 8:7)。

  尽管我们生来就是贪爱世俗的,约翰却以一种令人吃惊的方式谈到了胜过这种性情。他说,“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一 5:4 上)。约翰在自己的书信中,十六次用到了这种表达方式,远比所有其他圣经作者加起来用到的次数还多。约翰用“胜过世界”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约翰并不是指要征服这个世界上的人,在力量的角逐中战胜我们的同僚,或是驾驭其他人。他不是指诸如亚历山大大帝这样的统治者,他在征服整个世界之后,便遗憾再也没有可以征服的地方了。

  约翰也不是指离开这个世界, 就像那些修道 士和阿曼派(Amish)的信徒[1]试图通过建立自己的群体的作为一样。一位基督徒虽然不属于这个世界,但他蒙召却是要在这个世界中争战。他虽然必须住在这个世界上,但却不能让世界住在他里面。避世,不是胜过世界。避世,就像一位士兵为了避免受伤,从战场上逃走一样。那些逃避这个世界的所谓的“属灵人”在上帝的国度中没有丝毫的地位,因为基督徒蒙召乃是要争战,而不是来享受一顿野餐。

  [1].阿米什派(Amish)是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中,从激进的改革派门诺会(Mennonite)中分离出来的一支新教派别。到了十七世纪,门诺会的部分信徒已经加入瑞士的国教会,并说服当局对其采取温和措施。国教会之外的门诺会教会在是否仍然与加入国教会的教友交往的问题上产生分歧。那些反对与之交往的人在雅各.阿曼(Jacob Amman,约 1656 –1730)的领导下形成一些更加保守的派别,称为阿曼派,而那些仍与之交往的人仍称为门诺会。阿曼相信门诺会偏离了西门及 1632 年《门诺会多特信条的教训》(Mennonite Dordrecht Confession of Faith),尤其是在逐出或绝罚其成员的作法上。阿曼坚持这种作法,甚至要一位配偶拒绝与自己已被逐出教会的配偶同吃、同住,直至其悔改。这种严格的作法导致 1693 年瑞士门诺会分裂,建立了阿米仕派,人们常把阿米仕派看成是保守的门诺会。——译者注

  对约翰来说,“胜过世界”的意思就是要借着信心与现今这邪恶的世界争战。“胜过世界”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超越这个世界的思想与习惯。若有人想胜过这世界,就会认识到,他需要胜过某些东西。他看到,自己一直都在这个世界中随波逐流;用这个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用这个世界说话的方式来说话,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追求那些属世的东西上面。他此时就会认识到自己的心思意念、言语行为一直都是属世的,他没有做任何事来荣耀上帝的名,也没有出于真信心来顺服上帝的律法的精义。“我虚度了自己的生命”,他呼求说。“与其说是要胜过这个世界,毋宁说,我已经被这个世界胜过了。它的自私、骄傲和唯物主义,已经吞灭了我们。”

  2.持守基督里的自由,脱离世界的辖制。这样的持守需要有极大的恩典,因为与贪恋世界之心的争战非常激烈。世间的诸般诱惑和属世之人会引诱我们。我们里面的贪爱世俗之心会折磨我们。撒但,就是掌管这个世界的王,晓得我们的软弱。有时候,这些攻击如此强烈,以致我们会像保罗那样呼叫,“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 7:24)。若有人想胜过这个世界,就要努力忠于上帝,而不是向这个世界尽忠。因为他只能从基督和他的服侍中找到自由,他呼求说:“主啊,你已经松开了我的捆绑;我要用我里面的一切,与转回受世界辖制的倾向争战。”

  3.超越这个世界的环境之上。保罗已经学会了在自己所处的各样景况中知足。无论是处贫贱,还是处富足,无论是处悲伤,还是处喜乐,都不能让保罗与以基督为本的生活隔绝。这就是“胜过世界”的含意所在,就是为了基督的缘故,生活超然于这世界诸般的威胁、贿赂、嬉戏之外。它意味着,像迦勒那样,虽置身于那些发怨言的人当中却仍跟随基督(民 14:24)。它意味着,当我们的朋友或同事因为我们服侍基督而蔑视我们的时候,内心仍能处之泰然。它意味着,以忍耐之心来承受世人所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逼迫。

  操练得胜的生活

  我们生来并不具有亚伯拉罕那样的信心。我们乃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弗 2:1-2),直到上帝以他的恩慈使我们成为属他的国民。只有到了这时候,我们才被从这个邪恶的世界中呼召出来,成为上帝国度中具有永生的一员。正如约翰所告诉我们的:“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

  从上帝生的,就是蒙了重生的人。重生乃是上帝奥秘的作为,借此上帝将一种新的生命赐给一位罪人,并且使他灵魂中那些占据主导地位的性情得以圣化。重生并不仅仅是归正、宗教、或是教育而已,正如尼哥底母在与基督的对话中所发现的那样(约 3)。毋宁说,它乃是上帝奇妙的作为在我们里面作成的从死里复活,和重新创造(弗 2:1;林后 4:6)。正如约翰·斯托得(John Stott)所说的那样:“将我们从这个世界的辖制之下拯救出来,并带入到上帝的家中,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作为。那种旧生命的咒诅已经被破除;这个世界的吸引力已经失去了它的诱惑。”

  那些蒙了上帝重生的人,便成为一个新造的人,带着对罪、世界、基督和圣经迥然不同的观点。他们恨恶罪,并盼望逃离罪。他们恨恶那些自己过去曾经热爱过的东西,热爱那些自己过去曾经恨恶过的东西。他们盼望认识基督,过一种讨他喜悦的生活。约翰说,这人便“胜了世界”。从这一方面讲,这种胜过是一种完全、一劳永逸的行为。每个从上帝生的人,都已经胜过了世界,约翰说。

  从客观角度讲,这一行动在上帝的儿子生活在这世界上、受死,并且从死里复活的时候,就已经战胜了罪恶和地狱。耶稣基督战胜了撒但和世界,是代表父上帝在永恒中赐给他的所有人胜过了世界。从主观角度讲,这一作为则发生在那些罪人的生命中,他们已经借着重生在基督的救赎上有分。在《约翰福音》15:19节中,耶稣说:“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因为基督的受死,上帝的子民已经被从这属世的国度中被拯救出来,又蒙上帝把基督和天国赐给他们。靠着耶稣基督,他们已经胜过了这个世界、肉体的情欲和那恶者。我们之所以是得胜者,并不是因为我们是伟大的斗士,而是因为我们属于那位已经得胜的独一的主。

  然而,要“胜过世界”,仍然需要每天争战。约翰在第 5 节经文中,谈到“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上帝儿子的吗?”时,便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一点。在这里,约翰对动词的时态做了调整,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在现在活出这种得胜的生活来。我们已经战胜了世界,因为我们属于那位已经得胜的独一的主;但是,我们同样也必须努力,在每天与世界进行的争战中得胜。唯有那扎根在基督里、警醒守望,并学会了对诸般试探说“不”的信心,才能够胜过这世界。

  信心得以胜过一切属世的狡猾势力,乃是借着以下方法:

  1.相信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约翰反问到,“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上帝儿子的吗?”(约一 5:5 节)。当我们归信之后,我们的理性就会蒙受上帝的光照,我们的良心就会活过来,我们的五脏六腑就会被打动。在实际生活中,这是靠着信心来工作。我们靠着信心,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并借着将注意力从我们自身和我们的软弱上挪开,定睛在他的大能大力上,来胜过冲突。

  我们若要胜过这世界,就当借着信心仰望耶稣基督,他虽是上帝的儿子,却忍受了那十字架的苦难(来 12:2)。这十字架之所以宣告了耶稣基督的胜利,乃是因为它意味着主打碎了那古蛇的头(创 3:15),完成了上帝所赐给他、要他所成就的那受苦之工。耶稣选择了被钉在十字架上,而不是被加冕为这世界的王。在十字架上那可怕的时刻,世界在他的脚前便被彻底打败了。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胜利是属于你的,亲爱的信徒啊!这十字架同样也是你通往荣耀之路。当你面对世界的试探时,就应当扪心自问:“我怎么能行这大恶得罪我的救主,犯罪得罪他的十字架呢?”此时此刻,我们就会像保罗那样承认,“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 6:14)。

  你若要胜过这世界,也当仰望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以他为代求者和中保。在你与仇敌和属世界的诸般权势争战时,在耶稣基督里,你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一切。

  信心之所以胜过这世界的权势,乃是因为信心使我们能依靠基督的大能大力。若是你要让自己的电灯工作,就必须把它与电源联结起来。同样道理,信心使我们与那位已经胜过世界的独一之主大能的源泉联结起来。这些宝藏,包括基督的功德、他的生命、他的圣灵和他诸般的恩典。

  在基督里的信心胜过世界,乃是借着让我们在与上帝和他的国相交时,而不是与个属魔鬼的世界相交时,有一种如归的感觉。它借着圣灵,赋予了我们一种新的性情。我们实在是可以像保罗那样,宣告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唯独信靠基督,”是如此的简单,却又是如此之难。这样的信心,完全是依靠基督的大能大力。难怪马太.亨利(Matthew Henry) [2]说:“基督之所以尊荣信心,乃是因为信心最大限度地尊荣了基督”。

  [2].马太.亨利 ( Matthew Henry, 1662–1714 ),英国著名清教徒神学家、牧师,其重要著作有《圣餐指南》(A Communicant’s Companion),又作“论领 受 圣餐之 要 ” , 1704) 、《 每日灵 修 指 要 》 Directions for Daily Communion with God , 1712),以及《旧新约圣经注释》(Expos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estaments,1708-1710),其中包括全部旧新约注释,是一种实践性、灵修性和教牧性的作品。这些注释自 1706 年至 1721 年陆续出版,此后成为造就基督徒领袖的重要著作。——译者注

  2.借着以基督为中心,来洁净我们的心。《约翰一书》3:3 节说到,凡是指望成为上帝儿子的人,“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信心犹如一棵属天的禾苗,是无法在污秽不洁的心灵中成长起来的。信心使人更新变化。一个平庸的人,虽然看到了美好的目标,仍然会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是,一个信徒若将自己的信心寄托在基督身上,却会改变形象,成为基督的样式。

  信心若看到了那流血的基督,就会生发出一颗流血的心来;信心若看到了那圣洁的基督,就会生发出一种圣洁的生命。信心若看到了基督的受苦,就会产生一种圣伤。而且,正如理查德.塞西尔(Richard Cecil)[3]所说的那样:“一种圣伤,所能做到的绝不仅仅是使基督徒胜过世界,或者说是二十年的繁荣与和平”。

  信心仰望基督,便会在他卓越的道德上有分。靠着仰望基督,这世界上各样的邪情私欲便不能再辖制我们。贪爱世界便被从心中,就是它最终的堡垒那里赶了出去。

  基督不仅“为我们”胜过了罪、撒但、死亡和地狱,而且他也应许要内住在我们里面,来洁净我们。这就是胜过世界的奥秘所在,因为正如《约翰一书》第 4 章 4 节中所说的那样:“那在你们里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

  撒但费尽心机想把罪变成一种诱人的东西。令人可悲的是,我们很容易便中了这般的诡计。我们于是就会将犯罪当成是舌头上的美食。但是,我们若是让信心工作的话,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因为信心看清了罪的本来面目。“信心看到了幕后,看到了罪在粉墨登场前的丑陋”,威廉.格纳尔(William Gurnall)[4]写道。

  当然,会有某些时候,这个世界似乎就要胜过我们;又有些时候,我们忘了自己已经借着基督胜过了贪爱这世界的肉体,而没有活在借着上帝借着信心所赐给的自由之中。试想一下,在美国内战中当解放奴隶法案释放所有奴隶时的情形。在战争结束之后很久,有些自由人仍然像奴隶那样生活着。有些人纯粹是无法理解,这场胜利是属于他们的;有些人则是因为爱自己的主人,甘心乐意地选择像奴隶那样来服侍他们。

  对我们这些基督徒来说,情况也是如此。我们虽然已经因着基督从这个世界的辖制中得了释放;然而,我们只有在拒绝这个世界的诱惑时,才可能像自由人那样来生活。我们得以做到这一点的唯一方法就是我们凭着信心告诉世人:“你所提供给我的一切,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浮华而已。我属于那位万王之王,他已胜过了世界。他赐给了我稳固的喜乐,永远的福乐。他已经律我以约,好等候他显现,又像一个甘心乐意的仆人那样来服侍他。”

  [3].理查德.塞西尔(Richard Cecil,1748-1810),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著名福音派牧师,他曾与威廉.威伯弗斯(William Wilberforce)等人领导的克拉朋联盟(Clapham Sect) 有密切关系,而且还是一个安立甘宗福音社团“选民团契”(Eclectic Society)的创立者和领袖之一,该协会还有《奇异恩典》的作者约翰牛顿(John Newton)。——译者注
  [4].威廉.格纳尔(William Gurnall,1617-1679)英国著名清教徒作家,其重要著作《穿上全备军装的基督徒》(Christian in Complete Armour)是关于基督徒属灵争战的经典之作。司布真称赞此书是“无与伦比的无价之宝,每一行都充满了智慧。这本书已经被宣讲了数十次,在我们看来,这是所有图书馆中最能人深思的作品。”—译者注

  3.按照讨上帝喜悦的方式来生活。借着信心,我们会乐上帝之所乐。而且,随着我们信心的日渐强壮,它就会借着遵守上帝的诫命,不断将世界践踏在自己的脚下:“我们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约一 5:3-4)。

  这个世界的诫命,其目的就是要获得财富、声望、社会地位、世俗权力、以及属人之乐。耶稣基督却没有以其中任何一种为目的。他因着遵行上帝的诫命,就胜过了这世界——爱上帝超乎万有,并且爱人如己。这也是凡从上帝而生的人的目标。他们渴慕遵守上帝的诫命。而且,我们若遵守上帝的诫命,就必胜过这个世界。

  然而,在遵行上帝诫命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极端是律法主义(Legalism),这种极端将人的要求强加在了上帝的诫命之上。另一种极端则是反律主义(Antinomianism),这种极端反对把上帝的律法作为基督徒生活标准的权威。我们幻想,自己的本能已经得到了如此的圣化,以致我们能稳稳当当地跟随它们到达那向往之地。这种思想会把我们引入到那飘忽不定的世界潮流中。一旦一位基督徒在遵行上帝诫命斗争的激流中停桨的话,那他就会向世界屈服,就会随波逐流而下,就会被这个世界所胜过,而不是在基督里胜过这个世界。

  当讨上帝的喜悦变得比讨人的喜悦更重要,信徒就会胜过对这个世界上的尊荣、财富、快乐、享受和友谊的贪爱。信心就会使他预备好,为了基督的缘故而承受诸般的失落、舍己、忍耐和受苦。

  4..为着那摆在我们面前、看不见的世界而活。信心不会称善为恶,称恶为善。信心会消解这个世界的诱惑力;它会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这样以来,世界的辖制便被打破了。它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不过是暂时的。

  信心看到,远避罪而不是放纵于罪中,就有更大的快乐可以享有。威廉.葛纳尔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蜜蜂不会呆在一朵无蜜可采的花朵上,基督徒也不会这样。”信心会看基督为他们在天上所积攒的财宝为宝贵,远超过世上一切的财宝(来11:25-26)。在远避世俗追求的过程中,基督徒会经历到真正的幸福,相信在上帝显现的时候有“满足的喜乐”和“永远的福乐”(诗16:11)。

  如何使这种得胜生活的延续下去

  我们若胜过这个世界,在将来的时代就必得救,脱离这世界。借着信心,我们相信:基督去,是为我们预备地方去;而且,他还要回来,终结当前那位恶者。

  借着信心,我们相信,那最佳美的时刻还没有来到。我们盼望一个时刻,到那时我们必要蒙上帝拯救,永远脱离撒但、世界和自己老我的性情。罪终将被抛诸背后,恶终将被闭于城外,不再有眼泪、疼痛、悲哀、诱惑、和死亡。我们将敬拜赞美上帝,服侍基督,与基督一同作王,并与众圣徒及众天使一同相交。我们会发现,天国是一个完美之所:完美的广厦,完美的金子、完美的光明,完美的福乐。最重要的是,我将与三一上帝完美相交,认识上帝、得见上帝、爱上帝、并永远赞美他。的确,“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靠着信心胜过世界之所以会存到永远,乃是因为信心的对象是上帝的儿子,而且那作成信心的是基督的圣灵。信上帝之人的力量源泉并不在乎他自己,也不在于他的信心,而是在于信心的对象,耶稣,就是上帝的儿子。

  所有这一切,对我们身处于试图用自己诸般快乐网罗我们的世界中的信徒来说,有很多教训可言。我们若要持守过一种胜过世界的生活,这里有三条教训需要我们去学习:

  1.持守蒙恩之道,作一个时间的好管家。一种没有勤勉地运用上帝斗争之法的信心根本不是什么信心,因为它不会从内心改变我们。在我们从不信到信的过程中,上帝和其他人若无法从我们的生命中看到有什么不同,那我们的信心就不是真信心。托马斯.曼顿(Thomas Manton)[5]曾如是说:“一个属血气的基督徒绝不是什么基督徒,只不过是基督徒的僵尸,[因为]倘若我们没有治死对世界的贪爱,那世界就会治死我们。”

  2.悔改任何退后之举,并借着信心归回主的正道。惟愿我们能注意到托马斯·古特利(Thomas Guthrie)[6] 所说的话:“倘若你发现自己爱快乐胜过爱祷告,喜欢读其他的书胜过圣经,爱房舍胜过爱上帝的家,爱餐桌、酒桌胜过爱主的圣餐桌,爱任何人胜过爱基督,贪爱放纵胜过爱天国的盼望,——就当警惕!”朋友啊!你若嫁给这时代的精神,那你就会发现在下一个时代到来的时候,你就变成寡妇或鳏夫了。不要在这个世界的镜子前,为着那将来的世界装扮。应当回想、悔改、归回,并要行那起初所行的事(启 2:4-5)。

  3.应当牢记,真信心绝不会在胜过这个世界方面失败。正如每个时代的基督徒一样,我们会与那困扰我们的罪交战。但是,上帝已经应许我们靠着信心得胜!这就是为什么信心会拒绝去爱现今这个邪恶的世界的原因。与此相反,它会注意到《罗马书》13:14 节的经文,这节经文说:“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应当思想《希伯来书》第 11 章中那些信心勇士。他们虽处在这世界上各样的恶战中,却仍然相信上帝。他们穿上了“上帝所赐的全副军装”,尤其是带上了“信德的藤牌”和“圣灵的宝剑”(弗 6:10-18)。我们也应当这样行。主耶稣说,“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

  [5].托马斯.曼顿(Thomas Manton, 1620-1677),英国著名清教徒神学家,在其所处的时代与欧文等人齐名,因其解经讲道而闻名,曾参与威斯敏斯特大会,是莱尔主教所钟爱的清教徒作家。——译者注
  [6].托马斯.古特利(Thomas Guthrie,1803–1873)苏格兰著名神学家和慈善家,苏格兰自由教会的牧师,其重要著作有(1)The Gospel in Ezekiel,(2)Plea for Ragged Schools(1847),(3) The City, its Sins and Sorrows. ——译者注

<<上一页 - 下一页>>